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今年3月中旬,四川文理學院黨委書記王成端等院領導一行到簡陽市考察。

市領導趙春淦、易恩弟、黃永忠、昌朝戎陪同考察。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王成端一行來到鰲山公園,現場參觀了我市的城市建設相關情況,並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聽取了我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大學城規劃建設情況介紹,就校地合作和聯合辦學涉及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溝通。

王成端介紹了四川文理學院的發展歷史、辦學成果以及擬建新校區的相關情況。據瞭解,四川文理學院起源於清末龍山書院,1976年以達縣師範學院為名開始舉辦高等教育,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四川文理學院,是川東地區惟一一所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市委書記趙春淦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四川文理學院考察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當前,簡陽多重機遇疊加,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具有諸多發展優勢,同文理學院之間能夠形成較好的優勢互補。趙春淦表示,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如果能落戶簡陽,將對我市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人才培養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真誠希望並全力支持四川文理學院到我市辦學,也希望校地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對接,推動項目早日落地,實現校地互利共贏發展。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四川文理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位於天府之國四川東部達州市,辦學歷史可溯及清末龍山書院,1976年開始舉辦高等教育,時稱達縣師範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繼更名為達縣師範專科學校、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為本科高校,是川東地區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圖書館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擁有蓮湖、南壩兩個校區,佔地面積50706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0萬餘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29萬餘冊,電子資源30534GB,中外文期刊1460多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8200多萬元。現全日制在校普通學生近12000人,留學生43人,繼續教育學生6000餘人,面向全國22個省市招生。

專業設置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食堂

簡陽大學城?

大學城(英語:University Town),指一種因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點城鎮模式。一般來說,大學城形成於歐洲,率先出現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

大學發展過程中,大學發展規模逐步擴大,有的大學聚集在一起,使得大學周邊地區或大學校園本身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鎮,比如德國的柏林洪堡地區和海德堡、瑞典的烏普薩拉等等,人們把這種高等院校的集聚之稱為"大學城"。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第二、簡陽為什麼要設大學城?

1、簡陽未來的城市,定位是什麼?

答:第一步:到2021年,初步建成成都對外開放新門戶、現代產業新高地、重要戰略新支點。第二步:成為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副中心。第三步:建成現代化新天府的東部城區,成為世界級成渝城市群的國際化空港名城,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2、簡陽未來的產業定位?

答:成都東部城市新區的綜合服務基地、高端裝備及智能製造基地、“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成為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副中心。

3、簡陽區域內的交通配套?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4、簡陽未來的發展機會?

成都市實施“東進”戰略,成都市委“推動‘一體兩翼’發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由錦江時代走向龍泉山時代”,簡陽成為了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二主戰場,將迎來波瀾壯闊的千年之變,發展的平臺更高、資源更廣。

第三、簡陽大學城在什麼位置有多大規模?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位於海井鄉,地圖上來看和簡陽東城差不多大

第四、大學城對簡陽的影響?

1、這將徹底尊定未來,簡陽城市發展地位。

2、助推簡陽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型產業落戶。

3、加快簡陽城市建設和基礎交通設施建設,例如軌道交通。

4、帶來大量人才拉動消費發展地方,經濟。

5、提高簡陽城市發展競爭力避免未來在於簡州新城和空港新城的競爭之中,缺乏後勁力,而徹底淪落為廉價勞動力的產出地。

成都向東|四川文理學院新校區落戶簡陽“海井大學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