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身體衰老無法避免,但思想可以保持不退化、不僵化嗎?如何保持?

六季如歌


身體的衰老是自然規律,人人無法避免。但思想卻不同,它是一個持續變化的存在,當然可以保持不退化,不僵化。

那些保持思想不退化,不僵化的人,他們可能是這樣做的。

1、遇到事情會思前想後,做一些積極的思考。

思前,是說思考事情發生的緣由;想後,是說考慮事情可能朝什麼方向發展,最後的結果會怎樣。積極的思考,是說我可以在這件事情當中做些什麼,從而會推動事情朝良性的方向發展,或者朝我想要的結果去發展。

2、發生事情後,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向內進行思考。

當發生一些事情時,我們自身會起一系列反應,比如情緒很激烈,不願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對別人的做法很憤懣等等。這些種種反應和跡象表明,我們的內在與這些事情之間存在著一些奇妙的聯繫。這些聯繫究竟是什麼呢,是如何發生的呢,是不是有一些我們無法覺察的內在想法影響著我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以及處理呢。這些思考和探究,讓我們的思想處在一種變化和轉換的狀態中,我們的大腦就像擦了潤滑劑的軸承,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3、事情發生後,圍繞著這件事的方方面面,做延展性思考。

一件事情發生後,一定有許多人聚集在這件事的周圍,有些是利益相關的,有些是旁觀者,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期待事情如何發展,他們又會做什麼。如果我們將自己與這個事件拉開距離,做一個更加純粹和冷靜的旁觀者,我們會觀察到事情發生發展的脈絡,各路人馬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哪些是真正的旁觀者,哪些人隨著事態的發展而隨時準備介入其中,從中可以看到人性的諸多表現。這種整合事件的統籌思考方式,可以讓我們對自身的許多觀念進行反思和顛覆,從而將自我的思想提升到一種新的高度。

而那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日漸衰老,思想依舊停留在20歲左右的人,在他們的內心,一定有這樣的幻想:我只需要躲在濃密的樹陰下面,就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那濃密的樹陰一定也是他幻想出來的類似於父母之類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