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軍: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這一重要論斷彰顯了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生動詮釋了我們黨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深刻揭示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對於推進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人心向背決定黨的前途命運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心就是人民群眾政治認同的客觀反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等經典論述,揭示了古今中外歷史發展的鐵律:民心是決定“誰主沉浮”的最大力量,任何政治力量、任何政權成敗興衰的癥結,都集中於和人民群眾的關係上。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於人心是否向背。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一個政黨執政最牢固的根基。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我們黨的根本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我們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其實就是一部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史,就是一部來自群眾植根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的生動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鬥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其秘訣就在於植根人民群眾沃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衷心擁護,根本原因就是始終敬仰人民、敬畏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就必須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勇於進行自我革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永不脫離群眾,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把贏得民心民意、彙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充分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不斷夯實把民心作為最大政治的制度基礎。

堅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只有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黨的事業發展就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持,就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無論是制定政策、出臺制度、推進改革、謀劃發展,都必須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踐,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政策和制度,並指導引領人民群眾開展新的實踐活動,不斷推進黨的事業向前發展。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根本上說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的實踐。發展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要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保證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堅持由人民群眾評判。誰來評判、以什麼標準評判,是檢驗一個政黨性質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一切工作成效必然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標準,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只有人民群眾真正滿意,黨和人民事業才能始終體現群眾意願,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3.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中國共產黨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這是我們黨的本質屬性和價值追求的必然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必須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人民群眾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要堅持把人民群眾關心的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增進福祉。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價值所在。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廣大黨員幹部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永葆赤子之心,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始終同群眾同甘共苦、一起奮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4.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一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歷史經驗反覆證明,什麼時候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幹群關係密切,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幹群關係受到損害,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

堅決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一些黨員幹部身上存在的“四風”問題,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其共同點是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嚴重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成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四風”問題嚴重侵蝕了黨的肌體、割斷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威信,是危害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要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讓幹部知敬畏、群眾有信心,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堅持擔當作為,把服務群眾和帶領群眾結合起來。做好群眾工作是黨員幹部的重要職責。廣大黨員幹部要做人民公僕,勤勤懇懇為民,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時時做到與群眾同甘苦、共憂樂、共奮進。要兢兢業業幹事,聚精會神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實幹苦幹,不務虛功,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上,用在破難題、克難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要既服務群眾又帶領群眾,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以一流業績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託。

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政黨才有力量。只要我們黨始終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我們黨就一定能夠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葆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就一定能夠始終做到自身硬,就一定能夠具有堅如磐石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力量,就一定能夠無往而不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帶領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張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