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待遇、职业前景如何?报考前了解一下!

近日,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职人员网上报名开始,这是继前两年全军公开招聘非现役文职人员后,乘着军改的东风,文职人员开始招聘。

从考试大纲、招聘计划的发布,有几个细节也透露出未来文职人员招聘的一些政策导向和细节,想报考的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有必要从中了解一些涵盖职业发展、待遇福利、岗位前景等问题。

军队文职待遇、职业前景如何?报考前了解一下!

一、“首次”二字将文职人员与以往的“非现役文职”进行了区分。

各类媒体的报道中,普遍标明了“首次”二字。众所周知,文职人员的前身是“非现役文职”,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既是对文职人员身份的重新定位,也是一次全新的亮相。近期,各单位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内部招聘的非现役文职人员都进行了纳编考试,他们将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军队建设,这也标明这一群体的地位作用和福利待遇将得到全面提升。

文职人员的工资水平根据聘用岗位、工作任务和实际贡献,参照事业单位同类岗位人员确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适时调整。对紧缺专业人员和优秀人才,工资适当从优。目前,文职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军队服务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构成;文职人员的住房,由本人通过市场购买或租住住房的方式解决,军队按规定发放住房补贴、房租补贴和缴纳住房公积金。

文职人员参加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保险金由聘用双方按规定缴纳。文职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后的管理服务和生活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此外,文职人员在工作用车、乘坐交通工具、休假探亲、健康体检、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与现役干部待遇相同。下步军队改革后,文职人员的待遇保障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二、国防动员单位招聘以医护岗位为主,人武部未发布文职人员招聘计划。

此次改革后,国防动员单位配备了许多文职岗位,尤其是军分区、人武部这一层级岗位尤多。但这次招聘计划中,人武部普遍未发布招聘计划,省军区也只有办公室和干休所发布了招聘计划,“淮小兵”(公众号“江淮兵事”)推断,军分区、人武部文职人员岗位将主要以现役干部转改为主,在编余人员未全部消化的2020年之前,估计不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联勤保障部队未发布招聘计划,未来将有大批岗位涌现。

联勤保障部队是文职人员编制较多的单位,但“淮小兵”(公众号“江淮兵事”)从招聘计划中未发现联勤保障部队发布相关计划。这与其“脖子以下”改革尚未到位,岗位尚未明确有关。联勤保障部队以往招聘的非现役文职主要以护理和医技岗位为主,下一步将会出现医疗、管理等相关岗位。所以,这一次未如愿进入文职人员队伍的社会人才,完全不必心灰意冷,“淮小兵”(公众号“江淮兵事”)推测未来将会有更多岗位等待各位选取。

军队文职待遇、职业前景如何?报考前了解一下!

四、文职人员采用何种任用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明确:“对批准招录聘用的文职人员,根据军队有关规定实行委任制或者聘用制。”委任制、聘用制是用人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的任用制度,通常用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新《条例》对批准招录聘用的文职人员,也采用了委任制和聘用制这种任用制度。委任制,也称任命制,与选举制相对应,其原义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一种用人制度。用在文职人员制度这里,是指部队用人单位经过考察适合部队岗位且直接任命为部队文职人员的一种任用制度。目前,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采取的就是委任制的方式。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

军队文职待遇、职业前景如何?报考前了解一下!

文职制度中的聘用制,是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确定部队用人单位与文职人员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部队用人单位的文职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在军队文职制度里,聘用制适用于面向社会招考的文职人员。

面向社会招考的文职人员,采用聘用制,虽然部队用人单位与其要签订聘用合同。但受专业技术职称、职级限制,文职人员能否在同一岗位上干到退休,这将根据岗位需要、个人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

五、与公务员相比,文职人员职业前景如何?

文职人员岗位目前主要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下一步可能增加更多管理岗位。在社会青年中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相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成熟和公务员晋升、晋级渠道的完善,文职队伍目前还普遍存在上升空间狭窄、岗位发展受限等诸多隐忧,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制度将更加健全,进出机制将更加完备。

推荐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