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必须要忠于谁吗?你怎么看?

fw0315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问一下,忠是什么?答案可能很难说清楚,他是传统中国文化中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字的形状,就要以看出他的意思。心字上面一个中。忠的意思就是为人处世,要立心公正,附合中庸之道。所以,一提到忠字,立马便想到个人崇拜,接着便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态度,是对忠的误解。

忠,是对人对事的尽心尽力。《论语》中说,“与人谋而不忠乎?”这里的忠,就是做人做事应该尽心尽力的意思。我们又常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里的忠,又和诚信相关联。我们答应别人的事,只有认认真真的去做了,就教忠。最终完成所托,就是信。所以,忠是行动,信是结果。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人活着必须要忠于谁吗?当然是。在家庭里,丈夫要忠于妻子,妻子要忠于丈夫。这是婚姻爱情中的忠诚原则。哪些对忠字不屑一顾的人,你能接受你的妻子对你不忠吗?如果你是这种态度,你当然也不可能对妻子忠诚。没有忠诚的爱情能叫爱情吗?没有忠诚的婚姻能算是合格的婚姻吗?

在家庭中,不只是夫妻之间有相互忠诚的义务。家庭的其它成员之间,都有忠诚的义务。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就是忠诚。一个不养家,不敬老,不爱子的人,肯定是不忠诚的。你能接受你的家庭成员是这样的吗?

人在社会上,在单位里,在朋友间都需要忠诚。对单位的忠诚,其实就是遵守所谓的职业道德。你在单位里工作,却把单位的商业机密出卖给别人。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忠诚的。你能接受这样的人在你的单位吗?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有单位会要你吗?

朋友之间真情相助,患难相扶,也是对友情的忠诚。相识遍天下,知心有几人。你愿意自己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背叛你吗?

再大一点,人不但要对家庭配偶和朋友忠诚。对国家和民族,同样也要有忠诚。钱学森没有对国家和民族和忠诚,能从美国跑回来吗?邓稼先没有对国家的忠诚,能不顾生死面对核辐射吗?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伟大贡献的人,都是忠于这个国家,忠于这个民族的人。

当然,忠诚不是卖身投靠。也不是个人依附。所谓的忠诚,都不是为了谋利的。它的背后是一种人格和信仰。为了达到个人谋利的目的,而进行的卖身投靠,和人生依附的,都不是忠诚。

当然,忠诚不能是愚忠。所有的超出必要限度的所谓忠诚,都不是真正的忠。何为愚忠,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已经知道妻子已经出轨的时候,你还对她忠心耿耿。这就是愚忠了。愚忠虽然可悲,可叹。但是,总比朝秦暮楚的小人可敬一点吧?

我希望忠这个字,不再被污名化。回归它本来应有的面目。


七月流火140400643


人格因独立而平等。这个寻常普通道理,大多同胞相当陌生。因为,它只衍生于小农经济年代,并不存在于现代文明社会。

三从四德久了,三纲五常惯了,逆来顺受一呼百应,也就成了忠贞服从的美德。

独立、平等、博爱、自由,既是现代文明的旗杆,也是专制、独裁、迷信、封建的对头。


闻鲁生


如果非要要用“忠于”这个词的话,也只能忠于“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正义”。


说谎可耻


人活着为什么要忠于谁。四十多年前的惨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人活着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民族。忠于生我养我的故土,一旦国家有难应挺身而出为国而战为民族而战,肝脑涂地再所不辞!忠于某个人那是封建思想残于在做怪,要不得!


快乐老人210707407


忠于自己,忠于家庭,忠于国家,做一个正直的人。忠于不是限制行为,而是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2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5a000e70bbfd1c85a8\

卖嬲用品晓小美


忠于祖国,忠于良知!

不给国家抹黑,不给祖宗丢人,是基本底线。如果能为他们增光就更好了!



佩剑—无邪


谁给人们带来幸福,使人们吃饱饭,使我们的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我就服谁,就忠于谁。邓小平做到了,我就忠于邓小平。


文乐415


忠于是一种自我的行为,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强迫性。

如忠实于某个组织,忠实于某个教派,忠实于某个人或国家等。

共产党员必须忠实于党,忠于革命,对党忠诚老实,维护党的利益,处于服从的地位。坚守党的信念,关键时刻,敢于忘我,有牺牲精神。


夏何方


这是一个具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是人世间最为严肃的问题之一。真正的“忠于”基本等同于“信仰”,甚至是“献身于”某个人或神,或某个理念。

在俗世中,忠于即是把自己奉献给某个存在,如祖国、民族或某个理想。也经常可以见到忠于、崇拜以致于“信仰”某个人,一切听他之令,随他奔走,不惜奉献一切。当然这个“他”在大多情况下是戴着一个美丽光环的,要么是某个神衹的世间代表,要么是某个理想的带路人。

最多见的“忠于”是对自己的民族或国家,这个忠于的最低要求是不能做有损于民族或国家的事,高要求则是为民族或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由于国家是一个“大而无形”的存在,因此就经常把忠于国家具化在忠于帝王或领导人,山呼万岁等则是最为通俗的表达方式。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忠于祖国是远大目标,而忠于自己的家族则是最基本的“忠”,即所谓“齐家治国”。在西方现代思想的深重影响下,当代不少人只有物欲,而已经没有了“忠于”对象,甚至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忠于”或“崇拜”的能力。

远古人类最早崇拜的是天地,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那无垠的大地,深邃的天空,所以把天和地进行人格化,即所谓“天公地母”。一直到今天,中国人在日常语言中还经常提到神化的天地,仍然流行对天地的崇拜。例如,相对于西方人的“对着上帝发誓”,伊斯兰国度的“以真主名义起誓”,中国人历来都是“对天发誓”。同时,作为农耕民族,中国人在原始宗教中就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作为万物之母,在人们心中有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崇高,所以尊称为“大地母亲”。

而在西方国家流行的希腊罗马神话中,天地则根据其功能细化为众多专业性神衹,如:雷霆之神、婚姻和生育女神、炉灶和家庭女神、海神、农业和丰收女神、战争和智慧女神、光明和音乐以及医药之神、狩猎女神、战争和武力之神、爱情和美丽女神、火焰和工匠之神、旅者和商人之神。除了这12大神之外,还有许多中低层次的神。如此众多而且满身烟火的神不便于崇拜或忠于,所以一个来自亚洲的宗教——基督教成为过去两千年中西方的主要宗教。基督教的上帝以及其在世间的代表耶稣成为他们崇拜和忠于的对象。

崇拜或忠于一个神衹,主要是为了得到他的保佑或救赎。在现实中,人们经常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感到无力或无计可施,因此想象或认为有超人类生命体的存在,称之为神灵、仙怪或外星智慧生命。坚信他们来过或者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而且会对他们的信徒施以恩惠或救助。因此,人类必须崇拜他们,而忠于是当然的前提,没有不忠于的崇拜。

在具体生活中,也时时刻刻存在着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忠于”。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许多天生的“无能”,都会有智力、体力、财力、权力、学识、技艺等方面的不足。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只好甘居人下,受人驱使,乃至任人宰割,所以必须忠于某人,或某个机构,即使有时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心甘情愿的,但却是生存所必需的。

从积极意义上说,人世间的“忠于”是维持一个群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手段之一,也是人类应该有的重要素质,因此是至今世界上广泛存在的现实。一个孩子要忠于自己的家庭,一个员工要忠于自己的工作单位,一个公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但俗世的忠于不应达到宗教的深度和迷度,更不应该由于忠于而去做非理性的,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情,否则就会出现那种横扫古今,弥漫全国,至今想来恐怖的闹剧。


无中生有hz


忠于谁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信仰,不是带强迫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