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

CarKei


圆明园建于18世纪,占地350公顷,位于北京郊区。是清咸丰帝最喜爱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主要居住在那里。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英国入侵中国,占领香港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上海等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英法派代表与清庭谈判,要求进一步扩大其在华的贸易权利。

英法代表与清政府谈判失败后,清政府扣押了26名代表为人质。

愤怒之下,英国的埃尔金勋爵命令他的部队进攻北京。英法联军(英国骑兵、法国步兵)前往圆明园,他们想在这里找到清帝,然而他们发现其实圆明园是空城,于是士兵开始大肆掠夺珍宝。

在外国人的火力压迫下,清政府释放了谈判代表。获释的代表讲述了他们如何遭受酷刑、虐待和不断的处决威胁。在被清政府逮捕的26人中,有15人在囚禁期间死亡,其中包括《伦敦时报》的一名记者。

为了惩罚清政府虐杀人质,埃尔金下令把圆明园夷为平地。

——斯蒂芬·普拉特在《天国的秋天:中国、西方和太平天国内战的史诗故事》


蔡斯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2个目的。

第一,满清莫名其妙将洋人的使团,抓走折磨死了一半,必须报复。

不懂国际法的满清,以为现实就是三国演义小说,可以擒贼先擒王。

他们将来谈判的巴夏礼使团抓走,关押,折磨死了一半,其中一些人还被大卸八块。

对于英法洋鬼子来说,杀死使团无异于不按照游戏规则来玩,更等于侮辱英法,必须报复。

于是,英法联军将皇帝的私家花园,也就是圆明园烧毁,抢光。

因为这里曾经关押过使团。

第二,恐吓满清屈服

英法联军缺乏后勤保障,其实不能在北京长期停留,尤其不能过冬。

但当时满清皇帝带着老婆跑路了。

如果打成持久战,对英法联军很不利。

所以洋鬼子就把皇帝的花园圆明园烧了,恐吓你。

如果你不谈判,我把紫禁城都给你烧了。

果然,皇帝被洋人吓尿,迅速答应了他们的条件。

其实,当时中国老百姓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毫不关心。

这个圆明园,可不是老百姓能去的,完全是私家花园。

烧不烧,管老百姓什么事情。

实际上,洋人放火烧圆明园的同时,当地土匪和老百姓也敢来趁火打劫,偷盗抢掠。

大火灭了以后,老百姓还来偷木材和石料。

国不知有民,名自然不知道有国!


萨沙


1900年7月,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集结,他们打算穿越到四十年前的北京,去烧圆明园。

1860年秋,天津大沽口,聚集着浩浩荡荡的外国舰队,英法联军誓为报一年前的羞辱而来。这支英法联军,光军舰就有四十一艘,还有一百四十三艘运输舰舰紧跟其后。为了这次远征,英军可谓煞费苦心,运输舰上搭载着尚未正式投入战场的新式大炮——阿姆斯特朗炮(Armstong gun),《泰晤士报》称赞它是“服役中最好的火炮”。它用重达近5公斤半的炮弹,炸开后变成四十九个尖锐碎片。任何血肉之躯碰上它必是“四肢炸飞,身体炸成数块。”


清军这边,安排抗敌则是僧王僧格林沁,因在1853年击败太平军的北伐部队,而受封为亲王,从而在朝廷内外名声大噪。僧向来瞧不起洋人的作战方式,亲自带领身经百战的蒙古骑兵,他爱弓箭更甚于滑膛枪。

清军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大沽,但僧王认为敌人可能会在北塘登陆,他派人在此挖洞设陷阱,洞内有火药,一旦敌人不幸踏入,将被立刻炸飞。但事与人违,设陷阱的机密很快被当地的汉奸告知给洋人,汉奸们还向联军透露僧王统帅的清军至少有一万五千名,其中有六千名是蒙古骑兵,他们正在大沽要塞等着他们。正如《泰晤士报》所言“只打了十天,就拿下白河要塞“。清军一路溃败,打不过只能和谈。


双方敲定时间为9月17日,在通州附近签约商量和谈细节。联军带着两千五百名步兵、六百名骑兵外加十门炮前往和谈地,谁知因觐见皇帝,是否要下跪的问题产生分歧。双方僵持,到了9月18日下午,突然通州的敌营闯入僧王的部队,他们带走了联军和谈代表巴夏礼,以及随行人员。


早在于是在9月10日,清廷和谈大使载垣收到咸丰的圣旨,要他“捕杀夷人”,于是载垣安排僧王僧格林沁等英使回营时,将其拿下当人质。另外25名外国人也一同被押往北京,其中巴夏礼和秘书罗亨利戴上手铐脚镣,关进刑部大牢,等候处置。其它人则押往圆明园审讯。

这让后来赶到的英军统帅额尔金十分恼火,他发誓要让清军为这种野蛮行为付出代价。于是在1860年10月18日,晴朗干爽的清晨,他命令麾下的第一师、第六十步枪营、第十五旁遮普营,总计三千五百名士兵在约翰.米歇尔的指挥下,率先点燃圆明园。


等八国联军赶到圆明园现场时,只能看到残垣断壁,有几个小孩在断柱子前翻蛐蛐,野草已经掩盖这里曾经的繁华。


民国不晓生


自古以来强盗打劫的方式都是先杀人后放火,这是为了掩盖自己抢劫财物的目的,只要烧了就可以睁眼瞎的说我没偷我没拿我全都烧了!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也是为了掩盖自己抢劫的真相。这一点在《北京条约》签订赔偿金额时奕䜣曾有向英法两国提出要求归还被盗文物,结果英法直接狡辩说东西已经烧了,两国没有拿一件宝贝。结果这件事在1872年法国被德国灭国的时候就被打脸了,法国在1872年被普鲁士德国击败,当时发动侵华战争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虏,法国拿这些从中国抢来的宝物去跟德国议和。

其次,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而没烧紫禁城也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仁义道德!他们只是把紫禁城扣押起来当“人质”要赎金而已,当时的清政府是用1500万两银子才把紫禁城赎回来的。

区别于圆明园,紫禁城在咸丰撤离的时候是把皇宫里能带走的值钱东西全部搬走的,所以强盗没东西可抢了,也没有了所谓的需要“灭口”的必要;

第二点,如果烧了皇宫的话,整个北京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清政府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重新建立都城比如直接迁都西安,这样英法联军会一毛钱都拿不到。这一点是法国提出来的,法国曾经在1812年时候入侵俄罗斯,并放火烧毁莫斯科城,结果俄罗斯直接选择迁都圣彼得堡,莫斯科不要了。然后法国政府一毛钱赔偿也没拿到,最后不得不狼狈逃走并独自承担大额军费。所以法国提议不烧紫禁城,要求拿钱赎回紫禁城,于是1500万两白银就这么出去了。


优己


事情远比表面看到的深

英法其实不介意谁统治中国,但英法介意洋务运动,介意海军出海,

而中国是个千年农业大国,富国有道,有战争潜力,几年就可以筹集大笔军费,

慈禧轻敌不假,但大清轻敌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为何火烧圆明园?这要从圆明园的性质说起,圆明园,

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国库,

有大量书画,不要小看书画,早年没有照相术,书画不仅仅是艺术品,也是全国档案图片,

是皇家资料馆,也是全国农耕动植物资源资料中心,

有大量的人文和气候资料,

更有一台水运二十四节气天文钟。

这些东西对安排指导中国农耕春耕秋收至关重要。早几天晚几天,粮食产量相差巨大。

而粮食,关乎税收,军粮,国运,民生。

烧掉圆明园,整个大清朝农业气象节气历法发布就完全陷入紊乱,

农业就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海军就不会再有粮饷。英法在太平洋就不会再有竞争和挑战。

烧圆明园,主要的目的是毁掉“圆明园水运天文喷泉钟”

从而毁掉中国经济。

后来日本侵华,攻打南京,也是针对南京天文台,

南京天文台也是民国新历法校订观测机构。

隔年的黄历翻不得,黄历是国家每年勘定下发的。农业指导性资料。






AUTUYG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些混淆了,把两个问题放到了一起了。荣话简单了回答一下吧。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强盗主义行径,他们在杀入北京之后火烧了圆明园。而鸦片战争是这此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销售鸦片造成毒害国人的一种方式,进行掠夺我国财富的一种方法,当时觉醒人士进行了禁烟,从而有了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算是武力侵华的,因为洋务运动,当时的国家确实军力有了一定的增强,因此就有了一些主战派认为可以一战,结果还是没有打过。八国联军打入北京,不过他们打到北京并没有火烧圆明园。


荣话


这个提法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八国联军表示:当时我们真的没有烧!

但是一个万园之园到如今的一片废墟,谁来解释一下呢?

这要“感谢”1860年的英法联军。

19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屡战屡败,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兵锋直指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北逃,不久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攻陷北京后,英法联军以被俘人员在圆明园被虐待致死为由,决定对清朝皇帝进行报复,遂对圆明园进行抢夺,大肆抢夺后,为毁灭罪证,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大肆纵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圆明园就此被严重破坏。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勘,圆明三园在此次劫难中损失惨重,建筑物大部分被毁,150多万件文物遗失。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1873年清朝查勘结果,园内尚存建筑13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大宫门、正觉寺等。这一时期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所以清朝对于没有彻底焚毁的圆明园景点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并继续作为皇家园林使用,慈禧和光绪皇帝都曾到圆明园中游览散心。

但是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匆忙携光绪皇帝西逃,北京再次成为无政府状态。八国联军自天津登陆后,迅速占领北京,北京再次沦陷。

在慈禧太后西逃之后,居住在圆明园附近的八旗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携带武器回家,换身行头,假扮成土匪进入圆明园,对圆明园进行的废墟进行“抢救性抢劫”。他们拆除残存的各处建筑,并砍伐园内树木,大的木料当作建筑材料买,小件木材就地烧炭。

而此时的八国联军都在那里呢?当时有一部分德军驻扎在朗润园,即北大校园,另有意军部队进驻玉泉山。剩下的,包括俄军、日军及美、英、意军队都奔颐和园而去。因为他们知道,经过一次劫掠的圆明园已经没什么价值了,而慈禧太后在圆明园被焚毁之后,将大量的资金用在修筑颐和园,甚至因为修颐和园挪用海军军费,所以八国联军不认为颐和园是个好去处。

所以,这次被抢劫的,是颐和园,当然,也包括玉泉山和朗润园。

至于圆明园,则真正是毁于不学无术的八旗士兵手中。为了自己的私利,八旗子弟在清朝行将就木的时刻,将曾经的皇家园林彻底送入了坟墓。

其后,在经过各个军阀的抢掠,圆明园彻底成为废墟!

可悲可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哈,这让我想起了一则笑话,历史老师看见小明在课堂上睡觉,正在说近代史,于是厉声叫醒小明,并问: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不知所措,连忙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圆明园当然不是小明烧的,那时还没他呢!也不是八国联军烧的,是在八国联军四十年前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干的好事!

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哪个强盗进村进城进国都不杀人放火!小强盗大强盗,土强盗洋强盗哪有例外!

落后就要挨打!挨了打还得和着血往肚子里吞,古今中外没有可以说理的地方!没有实力的抗议毫无意义!

一个小孩子戴着满身珠宝,在大街上行走,理所当然地被无数强盗盯上了,要不是争抢的强盗太多,那小孩子丢的就不只是珠宝了,连小命也将不保了。因为强盗们忙着争抢宝贝,顾不上了害命了,近代中国也象那小孩子一样,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多学点历史吧!学历史不是让人记着仇恨,是让人记着教训,切莫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云卷飞山


1856年英法联军在美国和沙俄的支持下,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企图采取战争的手段来促使愚昧顽固的清朝政府与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扑灭中国人民的火焰,以扫清他们侵略中国的障碍,于是英法联军组织了对中国强盗式的进攻。

图为珠海以北京圆明园1:1比例修建了40景中的18景,占地1.4平方公里,免费对外开放。

1860年英法联军进抵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按照侵略者的说法:圆明园乃是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毁坏这个地方,对于皇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是一个大打击。于是在短短十数天中,侵略者将圆明园的文化宝藏珍品抢劫殆尽,再放火将这座清王朝经营了一百多年,动用了浩大财力、物力和智慧的园林付诸一炬,他们本想将三园全部烧光,但因范围太大,有的有河和湖泊,所以遗留了一部分。

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一堆遗迹的西洋楼。

而1900年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和30年前的英法联军如出一辙,当年清政府正在平息太平天国,而这次正在剿灭义和团,而这两次欧洲列强都跟着倒霉,按照英国的中国通乔治·托马斯·斯当东的话说:这个王朝听不懂贸易的言语,但能听懂炮火的意思。于是八个帝国组织联军向中国发动进攻。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流失文物达2万3千多件,图为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藏品。

起初法国军队首领孟托班建议火烧紫禁城皇宫,但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的象征,烧了这座皇宫就把整个中国人民都得罪了,我们只对付清王朝,圆明园是清王朝的私家园林,烧这里合适。于是八国联军烧圆明园之前在北京城内张贴布告:准备火烧圆明园是为惩罚清政府,与中国百姓无关。

法国的吉美博物馆也藏有2万件中国藏品,图为吉美博物馆中国瓷器。

于是八国联军分驻郎润园、颐和园、玉泉山等地,侵略军再次洗劫了圆明园,很多北京流氓恶霸甚至百姓都举着火把给八国联军帮忙,1860年所幸存下来的建筑物再予以拆毁盗卖,最后连园内几万株名贵树木都尽遭砍伐盗卖了,到了宣统末年,圆明园已被北京百姓开荒种地了。


图文绘历史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题主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而题主所说的“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之后。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攻入北京城的英法联军抢劫了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并且烧毁了它。

下面,我再来谈谈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这个问题。


清政府虐杀俘虏

1856年,英法联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企图再一次到中国攫取利益。1859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强行登陆天津地区的大沽口,被大沽口的守军打败,最后狼狈逃出。

后来,英法联军迫于形势,也只有和清政府展开谈判。但是在谈判中,双方发生了严重的纠纷,搞得不欢而散。而清政府也是做得比较绝,将以前抓到的39名英法联军俘虏部分虐杀,归还时只活下了18人,其中还有7名泰晤士报记者。这种做大极大的刺激了英法联军,他们觉得要报复中国人,所以进入北京城后就抢劫了圆明园并烧毁了它。


掩盖抢劫的罪证

当然,清政府虐杀俘虏,导致39人中只有18人活了下来,是引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个原因也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英法联军真正打算火烧圆明园的,是要掩盖自己抢劫圆明园的罪证。

这一点,很多历史课本中都已经讲道过,但是近些年来有些人不相信这种说法。其实,当时的亲历者之一,美国汉学家和传教士卫三畏,在自己所著的《中国总论》重已经明确的提出了了这个观点,说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为了掩盖他们的抢劫罪证的。


我的结语

英法联军的暴行固然是让人所愤恨的,但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步自封也是其重要原因。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取长补短,不断开放进步,才能屹立于世界。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