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我们在提到著名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很多考证方面的细致,就像我们比较国内外战争片的时候最爱说的就是细节考证,其中就涉及到了背景故事的考证,而游戏和影视剧还不一样,因为游戏中可虚构的成分很大并且很多时候只是用个背景,细节什么的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影视剧可能是“这个时代发生的这个故事”的性质,而游戏是“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做到的事情”的性质,毕竟做出来给人看和做出来给人参与去体会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虚构的很多,逐渐的会演变出“XXX年代风格”的这种只借用风格,而不是真的在那个年代的背景故事,为了能够让游戏顺利的展开并且符合游戏设定。

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最常见的几种背景,二战、中世纪、古希腊、罗马、三国、日本战国、维多利亚等时代,当然也有中国的古代,但是武侠题材经常模糊了具体的年代以免受到历史背景的约束,因为我们都知道各个朝代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深究下去可能会导致剧情展开不方便,干脆模糊一下。

当然也不是没有定在具体年代的,最常见的就是宋朝,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中狼烟四起的年代去塑造英雄,相对来说展开方便一些,而且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都是不错的参考。

但是受到历史的约束,加之很多人喜欢较真,无视设定的情况下一味的用历史考据批评游戏,因此选择模糊一下年代甚至不承认考据的结果是个省事的办法。

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出现会被考据党追着走的状况到处都有,只是国内严重一些,杠精多没办法,但是避开考证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情况,因为过度不严谨还是不行的。

那么很多游戏采取的,就是选那些没有明确的细节记载的历史或者暂时未被考试的历史背景作为故事,而不去选取那些有着详细记载的时代。

最典型的就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确实很多事情都被记载了,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没被记载,所记载的只是个大概,比如说大致生活状态、大的一些事件,而没被明确记载或者说没有确切考证的部分就成为了游戏能够自由发挥的地方。

不仅能够利用那个年代的情怀、那个年代才可能发生的事情,还能避开具体的历史考据问题,把剧情融入到整个的大背景中,不需要因为顾忌历史考据而把故事做小。

同样的道理,想要把故事展开都不能受到考据的影响,但是又确确实实的不能忽略考据,那就用无法考据的地方去做游戏。

虽然说也能用架空的时代,比如说未来,比如说幻想世界、科幻背景,但是实际发生的历史背景很多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如果不用完全就是浪费,用起来又容易被考据,那就选无法考据的那部分去。

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比如说二战的题材,你作为一个士兵去参与战斗,甚至可以模糊一下部队番号,但是参与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战役,可你没办法考证这个士兵的经历是真是假。

而即使战略游戏则采用,再同一地区参加同一任务的部队又很多,我虚构一支部队出来是玩家操纵的,但是这一关在历史上有不止一只的部队在做一样的任务,你能找到相似的但是找不到一样的,但是又没法说我的是假的。

因为有的事只发生在某个历史阶段,因此才选取这些阶段去做游戏,但是被背景约束了反而会展开不了,于是这个背景就真的成了“背景”。

仅仅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的虚构故事,第一不遵守严格的历史纪录,第二不需要具体的考证,一切为了故事而展开,于是“莱克星顿的枪声”变成了美国刺客组织和北美圣殿骑士斗争的产物,而几场著名的战役也变成康纳的出色表现,遵循了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全是康纳的个人秀。

之所以是那个时代,除了剧情的考量外,以少敌多的战争符合角色的设定、不对称作战的打法适合刺客的活动方式——虽然是狂战刺客。

其实那些常见的游戏背景多半有魔改

而且作为玩家去参与事件,首先要能够确实的参与进去并且甚至改变走向,但是作为实际的历史人物去参与就会被约束,无法做出完整的故事线,因此玩家的角色就成为了历史上不存在的,在游戏里造成了历史拐点的角色。

其实考据党有时候挺烦的,确实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很多相关知识,但是有一部分抓着考据细节去打击游戏就有些不道德了。

游戏中的背景设定只是为了引用相关元素和方便展开剧情,利用当时的人文、故事、传说等,考证一下丰富知识不是不可以,但是终究不要在游戏里过于较真,只要没有明显的逻辑硬伤就好。

终究游戏的中心是游戏性,考证的过于细腻就变成互动式纪录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