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门神众多,最早的门神来自《山海经》在苍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传说他们嫉恶如仇,只要碰见害人的鬼怪妖狐等,他俩就将其绳捆索绑拿去喂虎。后人根据这些习俗,在过年之际。就用桃木板刻上他们两人的神像,悬挂起来以守门镇宅,这就是古代“桃符”之由来。再后来就简略了,人们在纸上画两神之像,以作守门之用。

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自神荼和郁垒称为门神之后,门神的信仰越来越广泛,所信奉的门神也越来越多。如《三教搜神大全》中说:“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悬于宫掖之左右门上……邪祟已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这一段文字记述了唐太宗因常被梦中恶鬼惊吓,后有大将秦琼和尉迟恭晚上站在门外护驾,即平安无事。之后,唐太宗遂命画工将他们两人的形象画下来,张贴于宫门之上,以驱魔避邪,后世便流传下来。

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明清至近代,各地信仰的门神更有所不同。如河南一带多为赵云、马超;河北多为马超、马岱;陕西多为孙膑、庞涓;江南多为温峤、岳飞;此外还有钟馗、燃灯道人、赵公明、温琼以及青龙、白虎等神。

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据资料记载,门神形象一般被划分为三类,即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文门神即是身着朝服的文官,武门神即武艺高强的武将形象,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


初识道教:大话门神

现在过春节,人们在大门上,依旧张贴历代武将门神,但意义已和古代有所不同。古代贴门神为的是祛邪避秽、敬神、求福、保家宅平安等;如今多为喜庆、欢乐,成为了一种纯追求节日气氛的民俗及象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