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富》榜單看到的中國財富

從《財富》榜單看到的中國財富

白 明

7月20日,美國《財富》雜誌公佈了2017年全球財富500強榜單,其中共有115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緊隨處在第一名的美國(132家),而遠遠超過處在第三名的日本(51家)。進入到《財富》500強榜單上的中國企業數量連續14年增長的確可喜可賀,因為這樣才能夠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相稱。當然,也有些評頭論足似乎不大應景。有一種聲音認為一些上榜的中國企業有很強的政府背景;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上榜的一些中國企業屬於能源資源性企業,技術含量不一定很高;還有的說法認為一部分中國企業的上榜也與企業的兼併重組有關。

對更多中國企業上榜全球財富500強有上述看法或許事出有因,但事出有因並不代表完全合理。除了中國外,榜單上其他國家企業恐怕也都是所在國政府的“心肝寶貝”。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一度申請破產保護。也正是由於美國政府的出手相助,不僅通用汽車才走出困境,而且這一次還在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上還高居第18位。至於在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有不少是能源資源類企業,也不能說這些企業就沒有技術含量,像從事石油天然氣開採的荷蘭殼牌、美國埃克森美孚、英國BP等企業不也居這份榜單前列嗎?至於兼併重組,這可不是中國企業的“獨創”,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相當多數企業在發展歷史上都經歷過併購,中國企業反而該多學著點。從眼下的排行榜看,列204位的寶武鋼鐵是由寶鋼和武鋼合併而成,列318位的中國中車則由南北車合併而成,但這種合併絕非“拉郎配”,而是為了在更大範圍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屬於強強聯合。

在2017年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中,中國上榜企業增多除了表明生意興隆外,更多體現出自身的競爭優勢不斷強化。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回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來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首次榮登排行榜,而去年上榜的京東集團今年再次榜上有名。由此看來,在全球最大的6家互聯網企業中,來自中國的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就佔據三個席位,與來自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平分秋色。這幾家中國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又站在互聯網經濟的前沿,至少說明社會上有些對中國企業上榜的某些評頭論足不準確、不客觀、不公平、不全面。

平心而論,這一回中國在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上的企業雖然不少,但大而不強的情況或多或少還是存在的。對此,我們自己也看得更透。近些年來,中國企業大而不強的情況已大為改觀。隨著前些年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投資者對阿里巴巴股票予以了較高溢價,這就是既做大又做強的一種表現。這次,華為在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上列第83位,超過了所有專門經營移動通信設備的企業。梨園界有句話說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先要人後受罪。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佼佼者,華為取得今天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在研發上的高投入。華為去年研發投入高達110億美元,分列中國第一和世界第八,而近些年來華為的專利申請數量也處於世界前列。

《財富》雜誌公佈全球財富500強榜單的目的很明確,這就是要按照營收來對全世界企業巨頭的財富創造能力排座次。不過,對於上榜企業的財富判別也不能夠僅限於這些企業的賺錢能力。對於中國的上榜企業來說,不僅要從中看到自身的實力,更要從中看到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認可,特別是在創新研發、發展民營經濟等方面的進步。看到《財富》雜誌的這份排行榜,有理由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從這個意義上講,增強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是全球財富500強榜單給中國帶來的最大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