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應對「301」貿易調查

有效應對“

301”貿易調查

白明

  作為當今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與前兩大貿易國,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自然十分緊密。中國商務部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表明,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佔中國整體貿易的比重為14.1%。截至201612月,美國累計在華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7萬家,佔中國已批外資企業總數的7.8%,在投資來源地中位列第五。無論是貿易關係,還是投資合作,中美兩國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中美兩國貿易越做越大,發生貿易摩擦的幾率也越來越高。2017年上半年,中國遇到了37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美國就佔11起,約佔30%,遠超中美雙邊貿易在中國貨物貿易額中的佔比。美國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後,極力主張“美國優先”政策。無論是退出TPP、應對氣候變化巴黎議定書,還是主張就北美自由貿易區重新談判,或者是主張對美國在海外企業徵收邊境稅,都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產物。中國是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特朗普對中國更不會例外,自然也會找機會對中國“下手”。其實,特朗普的前任們也同樣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只不過這些前總統們至少表面上還要舉起貿易自由化的招牌。

  美國時間2017814日,特朗普總統簽署備忘錄,在對中國展開“

301”調查方面對美國貿易代表進行了授權,由其負責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美國因知識產權被盜而損失數百萬就業崗位和數十億美元,華盛頓不會再對此視而不見。因此,此舉是兌現他競選時的承諾,即採取堅決步驟保護美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和美國工人。拿到了授權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自然不會有權不用。818日,美國政府正式宣佈啟動針對中國的“301”調查。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佈的聲明,該調查將判定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面的政策行為是否不合理或限制美國企業或對其歧視並造成負擔。

301”調查,來源於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圍繞著301條款的大框架,超級

301條款、特別301條款、配套條款等具體規定,共同構成了美國301條款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和適用體系。其中,特別301條款是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市場準入等方面的規定。歷史上,美國動用“301”調查的機會不多,往往是在用盡反傾銷、反補貼等傳統貿易救濟手段的情況下才拿出來的“殺手鐧”,而且調查對象基本上是貿易大國。世貿組織成立後,美方曾經承諾要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制度。不過,在很多情況下美國在執行“301”調查之時,並沒有按照世貿組織的要求去執行,往往顯示出單邊主義的傲慢。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不止一次對日本展開“301”調查。從效果上來看,配合廣場協議後的日元升值,美國成功地封殺住了日本後來居上的勢頭。上世紀

90年代,美國將歐盟列為使用301條款的主要目標。不過,由於後來有了世貿組織相關規則的“壯膽”,歐盟對於美國發起的“301”調查不太“買賬”。由於301條款與世貿組織相關規則部分相牴觸,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後美國政府使用301條款的機會減少很多。不過,根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2016年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佔整體逆差的47%。在山姆大叔眼中,此番美國對華髮起貿易調查或許被認為是將301條款“用在刀刃上”。

  表面上的貿易額卻並沒有反映出真實的中美貿易利益關係。貿易是否公平有不同的衡量尺度,比如一部手機,雖然在中國裝配,但往往要從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口零件,出口美國時是

200美元左右,而我們就賺幾美元。按照我們的角度看,這是不公平的。表面上看,在雙邊貿易中,美國處於逆差,好像吃了虧。但事實上,中國的出口所賺取的不僅多是微利,而且還要為其他國家的上游產業“背鍋”。相反,由於附加值更高,通過向中國出口,美國企業和居民反而得益更多。再者說,美國的競爭優勢最主要體現在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但高技術產品恰恰是美國限制對華輸出的產品。因此,中美貿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自身帶有歧視性的貿易政策所造成,怪不得中國。如果剔除跨國公司關聯交易、美在華企業出口、加工貿易、美國對華出口限制、中美在轉口貿易上的統計差異等因素,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必然會明顯減少。

  近年來,中國一直努力改善外商投資營商環境。比如,多次主動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目前限制性措施僅剩63條,比2011年版縮減117條,降幅高達65%

;又如,中國方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完善立法,不斷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和交流,取得的進步和成效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國內外各方的高度認可。美國對此選擇性地忽視,對華髮起“301”調查,應該說,該調查依據不足,但目標明確,這就是在經貿關係上對中國施壓。

  那麼,中國該如何回應?對於特朗普政府這一回對華髮起“301”調查,很多人認為這是在虛張聲勢,最終還是要選擇與中方坐下來協商解決。的確,以往美國曾經五次主張對中國動用301條款進行調查,其中三次調查針對的是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在經過中美雙方談判後,要麼最終達成協議,要麼移交給世貿組織的相關程序。不過,依特朗普“說到做到”但有些不計後果的行事風格,現在看來,中國與美國在這一輪“301”調查上固然存在達成相互妥協的餘地,但難度比以往要大許多。即便雙方最終選擇下“和棋”,我們也很可能會比以往付出更高的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應對過程中,必須要從戰術上加以重視。

  但是我們也要從戰略上加以藐視。畢竟,中國是當今世界潛力最大的市場,美國國內是受益於中美貿易的。美方所意欲啟動的“301”調查,一方面會招致中國的“公事公辦”,另一方面也會受到美國內部的壓力。事實上,美國在飛機、大豆和集成電路等產品上對中國需求的依賴度就很高。在華投資也是美國企業在中國賺錢的主要來源。2015年在華美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5170億美元,利潤超過360億美元。此外,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也是增長迅猛,投資項目已經遍佈46個州,為美國創造超過14萬個就業崗位。美國一意孤行地忽視這些既得利益,實在是不明智的。

在應對“301”貿易調查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向貿易強國的高標準看齊,在努力提升自身話語權的同時,也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反制能力。

一方面,如果按照貿易強國的標準要求自己,首先要爭取做到“和為貴”。在中美兩國共同利益難以分解的前提下,特朗普不會輕易選擇針對中國的“自殺式攻擊”。按照301條款的規定,美國貿易代表將首先尋求以貿易補償或消除貿易壁壘的形式與外國政府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問題,美國可以採取貿易救濟措施,比如徵收額外的關稅、費用和對進口加以限制。現在,美方正式啟動了對中國的“301”調查,但調查本身包括調查取證、談判磋商、制裁執行階段,而每個階段都可以找機會去談判磋商。作為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在邁向貿易強國的過程中,中國必須要抓住每一次“動口”的機會去爭取最有利的結果。如有必要,還可以可向世貿組織投訴,爭取運用世貿規則保護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在談判磋商行不通的情況下,也可考慮採用一些更為有效的辦法。按照中國商務部的表態,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採取損害雙方經貿關係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採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想當年,美國曾經對我國發起輪胎特保案,後來我們在針對從美國進口肉雞和高檔乘用車採取過“公事公辦”的態度,進行反傾銷調查。事實上,中美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更強大的中國、發展更健康的中美貿易,是雙贏的,反之則是雙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