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生前最後一條微博讓人淚奔:餘生很長,不必慌張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點擊收聽讀者電臺 本期主播×楊子

讀者·新媒體簽約作者

| 沫沫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李詠的去世讓網友感到震驚與惋惜,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也令人倍感珍重。

2017年11月23日,感恩節那天,李詠發微博沒說什麼,只是艾特了老婆哈文和女兒,以及所有人,表示感謝。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當時哈文跟他甜蜜的互動:“感恩節快樂”。

簡單的一條微博,在感恩節艾特大家,當時的李詠應該思緒萬千吧。

李詠的時間大多用在了主持,但在最後的時光裡,他慢下來從容地去生活。

他曾經為曹莞青的《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開題演講: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

生命來來往往,你的餘生還很長,不要慌張,不要只記得趕路,眼下匆匆,心中了了,活成生活的奴隸。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20歲了,別人上了985大學,你卻在做著一份小工。


25歲了,別人都戀愛了,你卻還沒有女朋友。


30歲了,別人結婚生子,你還是孑然一身。


35歲了,別人已是高薪高職,孩子在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你卻在為孩子用那種尿片更便宜而計算。


40歲了,別人有時間和金錢在世界各地遊山玩水,你卻在感嘆:“中年人不如狗。”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那一年我二十一歲,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無論你是二十一歲,還是三十一歲,或者是四十一歲,總是有很多奢望,很多事情想要去完成。

可生活啊,是一個千錘百煉的過程,熱切的心禁不起文火慢烹,於是你焦慮了。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杭州一所醫院聯合一家媒體機構做了一份調查,調查顯示:男人無焦慮人群為21%,女人為22%,也就是說8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焦慮,還有2%-3%的人是重度焦慮人群。

據調查,焦慮來源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升職、房價、子女入學、夫妻關係、贍養老人、二孩壓力、外貌體型健康等。

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歸類,不外乎二方面因素。

外源性因素:這個主要是和別人比較而來的痛苦,別人有的,我卻沒有。還有就是社會期待你成為的角色,你不能勝任。

內源性因素: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另外就是你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因為艱難,不能堅持去追求。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從容、跟心出發

釋迦牟尼說過一個故事。

一位富翁年事已高,害怕把財產遺留給兒子,反而給他帶來禍害,於是他告訴兒子自己當初是如何努力發家的,鼓勵他自己去奮鬥。

在父親的激勵下,青年決定去外面尋找寶物,他駕船出發了,歷經千辛萬苦,最後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一種罕見的樹木。

砍下這種樹木,讓外皮腐欄一年時間,木心沉黑的部分,會散發一種特別的香氣,放在水中,不會浮在水面,而會沉到水底去。

青年把香樹運到市場出售,可是沒有人來買。隔壁的攤位上,有人在賣木炭,那木炭銷路特別好。

剛開始的時候,青年不為所動,日子長了,他的信心動搖,開始變得焦慮,於是他想:“既然木炭這麼好賣,為什麼我不把香樹變成木炭來賣呢?”

於是,他把香木燒成木炭,挑到市場,一天就賣光了。

青年非常高興自己能改變心意,回家把事情的始末告訴他的老父,老父聽了,忍不住落下淚來。

原來,青年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超過了一車的木炭。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林清玄說: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盪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

有些人手裡明明有“沉香”,卻不知它的珍貴,反而羨慕別人手中的木炭;有些人明明有自己的志向,但看到別人似乎活得更容易,於是改變了自己的初心。

從容,就是按自己的生命節奏走,珍惜自己生命裡的珍寶,不急躁,不焦慮,不氣餒,不慌張,過好自己的生活。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懂得歡喜在當下

很喜歡木心先生的一首詩《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

這首詩為什麼很吸引我們?

除了文句簡單幹淨,主要是意思好,這個世界似乎什麼都越來越快,對比之下,從前的慢,就是一種美、一種好、一種樸素的精緻、一種生命的哲學。

我們身邊有一些人,盲目攀比、跟風,渴望命運的波瀾,可腳步匆匆,卻不知道走向何方,反而忽視了生活中珍貴的擁有。

重重焦慮下,人們走得太快了,行色匆匆的身影,是一顆浮躁、焦慮的心。

生活固然有一定的壓力,但如果你能適當慢下來,懂得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阿爾卑斯山谷裡有一條汽車路,兩旁的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牌:“慢慢走,欣賞啊!”

世界變得很快,慢悠悠的馬車換成了疾速的高鐵和飛機,郵差早就沒有了,網絡無所不在。

人們來來往往,越來越追求速度,心理也越來越焦躁,就像在阿爾卑斯山急速而行的觀光者,沒有時間和心情來好好看看周邊的風景。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慢,是時間積澱的沉香,不慌張、不焦慮。慢,是不再那麼急功近利,是更懂得歡喜就在當下。

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周國平說: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看看別人,他有我沒有,就焦慮了。其實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的性情、秉性的這些東西,這樣他才會平靜,從容。

看看別人後,有時難免會比較,一比較就會發現各種差距。然而,世上本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接納自己的生命的種種缺憾,才是從容的底氣。

李詠曾經說過:心小了,所有的小事都變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變小了,凡事看淡。

正如網友高讚的那句話,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多觀照自己內心的需要,知道自己要什麼,你就能“慢”下來,你的時間和精力,都要浪費在美好的人事上。

要知道,心無方向,無論刮什麼風,都是逆風而行。聆聽當下,心氣平和,方能從容。

本期話題

最近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嗎?

作者:沫沫,讀者·新媒體簽約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左手感性,右手理性,寫最走心的文字,不負你我一場遇見。公眾號:遇見沫沫 ID:yujianmomo2018)

主播:楊子,夜色闌珊,治癒而溫暖的聲音陪伴你。新浪微博:楊子那些年。微信公眾號:楊子夜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