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一般人認為,長壽老人是這樣的: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事實上,長壽老人多是這樣的: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通常我們認為只有健康的老人才會長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從中國營養學調查來看,長壽老人最主要的共性就是更瘦,如在廣西永福長壽老人營養狀況調查中發現,廣西永福老人的BMI,身高,體重,肥胖指數,體脂百分比,骨骼肌含量,腰臀比等均明顯低於對照組非長壽區全州老人。再比如四川都江堰長壽老人BMI平均值為19.30;與WHO推薦標準相比發現,長壽老人中BMI值<18.5(消瘦)者佔45.1%,18.5~24.9(正常)者佔49.7%,≥25(肥胖)者佔5.2%。

但是長壽老人發生營養不良的幾率要高於普通人群,由此導致的營養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生率也更高。如如廣西永福長壽老人營養狀況調查中,與非長壽區全州老人相比,長壽組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消瘦與貧血患病率均高,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長壽組與觀察組總患病率為99.04%與98.28%;其中患一種慢性病分別佔7.69%與12.93%。患2種慢性病的分別佔17.31%與24.14%,患3種以上慢性病的佔74.04%與62.07%。四川都江堰長壽老人Hb平均值為113.2g/L,男性大於女性;Hb正常者僅佔23.5%左右;貧血率為76.5%,其中以輕度貧血為主(佔71.1%)。

長壽人群的飲食結構特徵以低能量,低脂肪,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為主,但是這樣的飲食通常會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必須脂肪酸等等這類維持生命必須的營養元素,在低能量,低脂肪的飲食結構下很難足量獲得,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問題,如無法正常吸收營養物質;經濟水平問題,如不捨得購買高蛋白質飲食;觀念問題,如認為"蘿蔔青菜保平安"等等,都會導致長壽老人群體營養不良發生率高,老年人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發生率高。老年人的營養狀況與健康狀態令人擔憂。

解決老年人營養攝入難,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糾正,但是缺少理論依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如現在的飲食配餐多按照現所謂《膳食指南》或者《膳食寶塔》來制定,但是這類指南雖然是依據《膳食營養攝入量DRIs》制定,但是實際使用時很難達到《膳食營養攝入量DRIs》的標準。比如:

(1)同種食物,不同產區的營養素含量完全不同。例如中國有貧硒帶和富硒代,其食物中的硒含量可能相差數倍甚至幾十倍(《中國典型高硒與硒缺乏區硒營養攝入規律研究》 高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06-02)。而不同種類的食物,比如同為水果,梨的維生素C含量只有1mg/100g,而棗的維生素C含量有243mg/100g,相差243倍,為什麼僅靠規定某種類型食物的數量就能衡量營養攝入水平呢?所以《膳食指南》中這種換算只是粗略的預估值,並不精確。

(2)再如,通過查閱《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各種營養素含量來確定每日營養含量。但是《中國食物成分表》中只是記載了某一地的某一種食物當年的營養含量,比如施恩和蘇州的大米中硒含量完全不同,相差幾十倍。再比如,當年測定豆油中維生素E含量為93.78mg/100g,人民通過食用豆油就可以滿足日常維生素E的需求,但是現在即使是強調維生素E的豆油維生素E含量也僅為8.42mg/100g,不到《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十分之一,而即使人工添加了維生素E的大豆油也不過才14mg/100g左右。

富虹原生維E一級大豆油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它的維生素E含量為: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九三 非轉基因AE營養強化大豆油 5L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在添加維生素E的基礎上,它的維生素E含量是:

長壽不等於健康,專家說不解決這個問題,生活質量就不能提高!

(3)《膳食指南》是以某地區或國家為單位發行的,注重的是本國或本地的實際情況,也就是說,《膳食指南》更注重我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比如缺鐵,缺鈣,缺維生素A,缺維生素C等,但是人體需要近40種營養物質,不是說人體就會缺少鐵,鈣,維生素C,其他的營養物質同樣重要,也同樣可能攝入不足(參見中國膳食營養攝入情況)。《膳食指南》中對於其他的營養素的涉及非常少甚至忽略,而作為《中國膳食指南》理論依據的《中國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營養素種類也僅有16種,且其中部分數據值值得商榷。

(4)《膳食指南》中的關鍵推薦多為一些理論上很好但是現實生活中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實際生活中對大豆,穀類,畜禽魚蛋奶中的一種或幾種成分過敏的人大有人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膳食指南並不能告訴你。再比如,“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25種以上。”也很好,但是就算是有這個意識,從時間安排、生活習慣還是經濟水平來說,現在的老人每天能吃夠12種以上的食物有多少人?即使理論再正確,現實做不到又有什麼意義。

(5)《膳食指南》更多的是注重能量,蛋白質,碳水,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在食物中的分量。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又出現了一批新的雖然不是人體必需營養元素,但是對於身體健康可能有幫助的物質,如薑黃素,花青素,葉黃素等,這類物質在普通食物中或者含量很少或者不含,如果在滿足能量,蛋白質,碳水,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的基礎上額外添加這些營養素,勢必會對健康有有益的影響。

都說長壽是福,但是長壽是福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的,如果不健康,生活質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家人都說一種負擔。關注老年人健康,請從營養開始。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意見。

關注並私信我,計算屬於您自己的膳食營養攝入量。

《廣西永福長壽老人營養狀況及營養相關慢性病的對照調查》

《沿海地區長壽老人營養狀況調查分析》

《廣西巴馬長壽老人家庭的飲食營養調查》

《威海市長壽老人健康與膳食營養狀況調查分析》

《山東省長壽與非長壽地區60歲以上老人膳食模式和營養結構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