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爲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古時候,皇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大部分人不會僅僅滿足於現狀,而會想要得到更多。皇位因為人的無線慾望便成了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各個朝代總是有許多人為之付出代價,但他們卻依然樂此不疲。想要坐上皇位談何容易,要有足夠的才能,統領天下的能力。司馬懿具備了這些條件,但是他一生都只是在輔佐帝王,保護國家。一直到死後,才被他的後代追封為宣皇帝。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司馬懿從小就聰明睿智,善於思考,家族也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當時國家震盪,三分五裂,司馬懿便被送進深山的學習,能力得到激發,學出來後,便表現出對於朝堂、軍事的智謀。兩個人當時曹操聽說這個人後,便想讓他做官,幫助自己。當時的魏國都是曹操一手掌管,司馬懿只能服從。日久見人心,時間能讓人看清一切。曹操感覺到司馬懿能力很大,野心也很大。自己的野心也大,兩個野心大的人在一起必定是水火不容的。曹操一直小心翼翼地防備著司馬懿,並且千叮萬囑自己的兒子。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曹操死後,一次孫權攻打關羽,後便帶著軍隊向魏國走來。曹丕擔心孫權會攻打魏國襄陽,當時的襄陽資源匱乏,不足以應戰。而司馬懿說,孫權剛剛打敗關羽,必定筋疲力竭,無法再次攻打我國。曹丕沒有聽從他的話,叫人將襄陽燒掉,防止被孫權佔領。後來,孫權果然沒有進攻,而是直接走了。曹丕悔恨不已。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自此,曹操便十分信任司馬懿,並給予他高位。之後,司馬懿又陸續輔佐幾個皇帝。在輔佐曹芳的過程中,因曹芳年幼,曹爽和司馬懿同位而居,兩人同樣統率著三千精英,一同把持朝政。曹爽對他這個非同族之人便十分不爽。後來,曹爽曾處處針對司馬懿,並企圖殺害司馬懿。後來,司馬懿忍無可忍,裝病讓曹爽放下戒心。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後來曹爽企圖篡位,司馬懿用計讓曹爽自以為處於必敗之地,並許諾他投降則留他一命。曹爽投降後,還是被殺死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從小跟隨父親,有父親之才,也曾輔佐新帝。司馬昭死後沒多久,他的兒子司馬炎便揭杆稱帝。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相傳,司馬懿和諸葛亮師出同門,談起三國,每個人都說諸葛亮才智雙全。但司馬懿也不遜色,司馬懿政治的成就甚至高於諸葛亮。從歷史上來看,司馬懿雖然有野心,但野心可能是在政治、軍事上。他似乎從來沒有想要自己當皇帝,他只想讓自己的家族平安,讓自己名留千史,讓他所輔佐的帝王統領天下。


司馬懿運籌帷幄,計謀高深,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雖然司馬懿的後代當了皇帝,但這並不是他自己的心願。如果他想當,在很多時候就完全可以登上去。當時的帝王已如同通布偶一般,任人擺佈,曹操的巔峰時期早已消散。可以說,司馬懿他並不留戀權利,是個值得敬佩的謀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