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银行争抢新蓝海,新“零售之王”取消三大核心部组建交易银行

商业银行圈--分享金融人身边的大事小事,微信公众号:qdbankquan

下个银行争抢新蓝海,新“零售之王”取消三大核心部组建交易银行

9月5日,平安银行将原贸易金融部、公司网络金融部和离岸金融事业部等三个部门合并,新设立交易银行事业部。

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国内上市城商行也在积极布局“交易银行”。

什么交易银行?

所谓交易银行,就是商业银行紧紧围绕企业日常业务需求,通过信息系统为其提供账户开立、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信息管家的公司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属于新时代的公司银行业务。

最早由德意志银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年提出。一般来说,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和托管是交易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

平安新设交易银行事业部

9月5日,平安银行已将原贸易金融部、公司网络金融部和离岸金融事业部等三个部门合并,新设立交易银行事业部。

新设立12个产品和销售中心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下设机构中,除公司产品委员会秘书处外,新设立12个产品与销售中心。

下个银行争抢新蓝海,新“零售之王”取消三大核心部组建交易银行


管理层设“一总“,“两副"

平安银行首席产品创新官张元良兼任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

两位副总裁

普惠金融事业部总裁许红辉兼任交易银行部副总裁。

原离岸金融事业部总裁宋骏平担任交易银行部副总裁,并兼任离岸金融中心总经理、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

靠贷款拉动存款成为过去式

2016年11月,谢永林正式履职平安银行董事长,他的到来承载着平安银行向零售转型的新期望。谢永林的第一把火,便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平安银行的一级部门从42个精简到30个。成立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在全国设立四个大区,一共380人,全面负责清收对公业务遗留的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的对公业务带来的净利差和净息差。平安银行也不例外,三年前的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收入占全行总收入的70%。

既然要向零售转型,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谢永林的第二把火,便是对平安银行的公司、投行与资金同业业务重组。谢永林平安银行内部要求对公业务要“三化两轻”,即“行业化、专业化、投行化、轻资产、轻资本”。

在这段改革期,平安银行的对公业务也陷入迷茫期。对公贷款规模开始大幅下降,降幅达到千亿的规模。2017年末,平安银行对公贷款压降近800亿,对公RWA(风险加权资产)压降1433亿。对公授信业务只对优质抵质押资产和客户开放,自然也无法取得像之前那样高的利率价格。平安银行的净息差从转型前的2.5%下降至2017年的2.37%。

2018年,最新的中期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已经占比68%,完全取代对公授信业务的地位。


淘汰运用高风险贷款换取对公存款和高息差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整合集团内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客户资源、渠道资源、产品资源,通过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核心企业供应链、政府端(住房公积金、法院执行当中的保证金等),获取存款。例如:平安证券主承销的债券,该由平安银行托管;IPO上市募集的资金必须由平安银行监管;平安租赁放款账户必须发放至平安银行对公账户等。

在新增客户中,由集团迁徙平台贡献新入行客户,对全行新增客户贡献接近50%。资产托管净值余额较年初增长接近50%。

平安为什么要发展交易银行?


对平安银行来说,发展零售,不是单打独斗的卖产品,皆在借助互联网打造一个金融生态。线下是集团的130多万寿险队伍,线上汽车之家、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互联网平台。转型的一年过去不久,靓丽的中期年报,已经让平安银行有了“新零售之王”的头衔。

在平安内部针对对公业务,谢永林在提出“三化两轻”发展思路,谢永林的”两轻"--轻资产,轻资本是核心。反观平安的对公业务来说,很明显是现金管理类的纯存款业务是发展的重点。也就是说平安银行想从一个放款人,向资金中介转移。那如何做好资金中介业务?如果仔细留意便会发现“平台+产品”便是是平安银行的套路。

应收帐款平台替代传统贷款

为了替代传统授信,打造核心企业应收帐款服务平台。应收账款最大的难题,无法真实确权。平安银行研发新系统,解决应收账款确认的难题。实现放款的应收账款再打包成ABS在对外出售。

为政府存款设立政府机构事业部

为了营销政府端纯存款业务,平安内部组建政府机构事业部,打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专业化政府机构业务团队,借助互联网整合智慧城市云服务,包括智慧财政、智慧政务、智慧房产、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十大政府平台。2017年,平安拥有了2600多亿政府的存款,较去年增长84%。

为营销企业存款,开发口袋财务app

为了营销中小企业的日常流转的现金结算,平安银行开发了口袋财务APP,可以企业发工资、报销、进货,出货、甚至员工出差订票订酒店等资金流活动全部嵌入进去。

为营销平台类存款,设立交易银行平台

利率市场化改革、公司业务利差收窄,经济危机让越来越多银行意识到牺牲资产质量换取高息差的盈利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轻资本、低风险、稳收益、高客户黏性也是银行主动转型零售市场的原因之一,这为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按照平安银行的构想,交易银行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加强与电子商务、资产交易所、行业供应链服务等平台的对接,获取平台客户的资金归集类存款。

下个银行争抢新蓝海,新“零售之王”取消三大核心部组建交易银行

结束语

对平安银行来说,发展零售,不是单打独斗的卖产品,皆在借助互联网打造一个金融生态。线下是集团的130多万寿险队伍,线上汽车之家、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互联网平台。银行内部设立面向供应链上游的SAS平台、面向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的KYB和口袋财务APP、面向离岸和国际业务客户的跨境e产品。银行内部平台又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对接线上线下的外部平台。无论是外部的集团还是银行内部的平台,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有效对接,建立起完备的综合金融产品生态体系。而这个生态系统正在用外界难以想象的速度自我复制。

2018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90.79亿元、同比增长12.1%,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7.9%。靓丽的中期年报,足以说明一切问题,转型一年之久,便已取得“新零售之王”的头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