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證券時報刊發《曾拒受證監局檢查 金誠集團5700億元政府訂單謎團待解》一文,引發廣泛關注。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金誠集團5700億元訂單無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然而,正是憑藉這些並不具備任何法律約束力的或有項目,金誠集團在各種渠道頻繁渲染拿單能力,並以PPP項目名義發行基金。最新消息顯示,金誠集團旗下的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已被浙江省證監局採取了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的措施。(《證券時報》5月26日)
與熟悉的P2P理財公司捲款跑路的新聞不同,金誠集團涉嫌違規違法的消息,是由權威媒體調查後披露的,除了引發股價重挫以外,尚未引發連環擠兌、投資人血本無歸等連鎖反應。換個角度看,浙江省證監局的及時介入和處理,未嘗不是對投資人的一種保護,更是對類似行為的一種威懾和警醒。
按照浙江省證監局的說法,處理的依據是“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問題,經營管理存在較大風險”,至於問題和風險大到何種程度,是否已經產生了難以挽回的後果,尚待後續調查。不過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其大量項目自融自擔,已經涉嫌違規違法,很可能已對投資者造成嚴重危害,只是面紗尚未揭開而已。
所謂自融自擔,也叫做自融自保,指的是平臺自己給自己融資和擔保。簡單來說,好比一方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融資的錢最後進了自己的口袋,而做風險擔保的也是自己。顯然,其中缺乏隔離和制約,融資時可以吹得天花亂墜,一旦發生風險,導致資金鍊斷裂,融資方隨時都可能捲款跑路,最後埋單的還是一個個普通的投資者。類似的手段,在P2P網貸領域,大家已經見識得太多太多,昨天還信誓旦旦地拍胸脯,第二天就可能瞬間垮塌。某種程度上說,自融自擔天然具有高風險特徵,其內核往往是龐氏騙局,風險會隨時間的推移急劇提高,最後接棒的投資者難免血本無歸。正因如此,早在2015年底,國務院法制辦和銀監會就專門發佈了相關辦法,將自融列為不得觸碰的12條紅線之一。可見,誰如果再搞自融自擔,可以說一開始就是明知故犯,更是沒安好心,其中蘊含的風險可想而知。
融資要拿項目作由頭,想要給投資者高回報,更是需要手握大量的好項目。然而,從媒體調查來看,金誠集團號稱的5700億元訂單無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也就是說,很多人投資的項目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短期內更不會產生什麼收益,那麼對方是靠什麼來兌現高額收益呢?隨著越來越多理財項目的到期,黑洞只怕會越來越大,直到最後一棵稻草被壓垮。
大陸股市中,環保板塊近日遭遇大幅調整,其中的一個導火索,即是某家PPP明星企業發債遭遇失敗——10億元公司債最終只募集到5000萬元。儘管絕大多數PPP項目都已經進入國家和省一級的項目庫,市場仍對其盈利能力心存疑慮,一家訂單涉嫌數倍注水的無名企業又怎會有如此滋潤的日子?莫非其真的能點石成金?事實上,即是項目真實且融資成功,PPP項目的回款也是漫長的,且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又怎麼可能承諾兜底回購和多重保障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虛虛實實的“政府項目”下,很可能是一場擊鼓傳花式的危險遊戲,“新債還舊債”式的龐氏騙局終有玩不下去的那一天。有鑑於此,監管部門必須主動出擊,徹查其背後存在的貓膩,這既是遏制金融風險的需要,也是對中小投資者最大的保護。
閱讀更多 財經熱點解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