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上篇文章我们说了英国在美国殖民地的发展,那么现在就开始割羊毛了。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1650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输出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船只,十年后英王查理二世和克伦威尔的儿子争夺英国政权再次割羊毛,下令英国输出和输入的船只都需要用英国的船只,输出的物品只能卖给英国,之后的一个世纪,多次补充修改航海条例,毫无疑问每次都是英国大佬主导用来割羊毛,这样肆无忌惮自然引起北美殖民地的不满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为了防止北美殖民地发展太好国力太高而造反,英国1732年下令严禁殖民地自产毛皮自制帽子,1750年下令禁止建造和扩建炼铁炉,不准制造各种铁器,1763年7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英国获得法国庞大的殖民地,法国割让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领土黑英国,并退出印度回巴黎去搞“大革命”去了,虽然英国取得了胜利,但损失也颇大,连盟友普鲁士都被英国佬放在称上卖的英国政府,怎么会让北美这个自家的狗安然无恙呢,自己缺钱自然再次向北美殖民地抽血割羊毛补充国家财政了,因此英国国王颁布敕令,宣布密西西比河以东所有的徒弟为英王所有,严禁殖民地向西开荒垦地,非法占领必遭严惩。一年后英国再发布敕令,宣布禁止英国13块殖民地发行纸币以更好的割肉喝血并防止殖民地造反,因为此时被北美早已不同,七年战争结束时,由于战争的需要北美13殖民地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木材,冶铁和纺织业已经可以和英国一较高下经济发达,纽约,华盛顿,费城都成为了工业中心城市。同时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北美,英国的统治是表面的,依靠任命总督协调殖民地议会来统治,而不是直接任命殖民地官员,一会拥有立法权和比较大的行政权,这样的情况下,能指望议会里的肥羊们对吸他们血割他们羊毛的英国有多少好印象,一切的矛盾的不满都在七年战争后达到了顶端,矛盾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而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在英国的眼里北美殖民地一直都是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狗,自我管理强自然不会像其他殖民地的刁民一样不理解大英帝国的苦心吧,不就是割的有点多了吗,只要北美和英国一心,挺过英国的财政问题什么都会过去的,你就多交点税吧,因此1764年禁止发行纸币,1765年又通过了《印花税法》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紧接着,以我们大英帝国派军驻扎在北美的军队保护(监督)你们安全(造反)要多交点钱为由,规定英军可以占用公共房屋和民房,当地居民要提供饮食和居住条件,也就是说英军在北美驻扎,北美要出钱出力养活军队,还要允许英军奉旨抢劫(很熟悉有没有,以当下主客换位欧盟敢怒不敢言相比),当年的英基佬可就勇气多了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1765年10月,北美9个殖民地代表在纽约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殖民地人民应和英国人民一样享有天赋的权利和自由,呼吁北美人民行动起来,抵制英货发起反英运动,北美独立的导火索被点燃,面对北美的提议,英国撤销了“印花税法”等但保留茶税,1773年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东印度公司,英国议会允许东印度公司向北美出口茶叶,这再次引发了北美人民的抵制,12月16日一批北美青年导演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再次引爆了双方的矛盾。这样一来英国政府可是气坏了,英国的老爷们都要交20%的税,你一个殖民地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茶税都不交,英国政府可是大大的不满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而北美的人则不这么想,打仗要好处的时候没有北美的利益,还封死向西扩张的路,不让发行纸币,连冶铁都不让,让我们拿手刨地吗?缴税的时候想起我们了,合着英国佬的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们北美的乡间别墅就是英国“红虾兵”的公交车?想进就进,想走就走,没给我们该享有的权利就想着割羊毛收我们的税?

美国史三,历史惊人相似,美国贸易战竟是和英国学的

北美倾茶事件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勃然大怒,你不听话就别怪我狠毒了,1774年英国报复性颁布了4项强制法令,宣布关掉波士顿的港口,断绝波士顿的贸易,本就对英国离心的北美,瞬间找到了宣泄国内矛盾的地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摆在了英国和北美的面前。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除了佐治亚之外的12个殖民地在费城探讨如何与国王解决争端,10月14日北美大陆通过《权力宣言》,宣布在国王做出决定之前,暂停与英国一切输入,输出和消费关系,抵制一切英货,并强调“不代表不纳税”。这时的北美还对英国保留那份最后的忠诚,而英国方面则用战争做出了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兔小妹下一篇再讲,喜欢听美国篇的可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和关注偶,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