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否真的完全解決信任問題

區塊鏈可以將數據上鍊,保證數據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但如果數據源頭就是虛假的,整個數據鏈就是假的,如此我們怎麼辦?

單憑區塊鏈技術並不能完全解決信任問題。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輸入信任就輸出信任;輸入不信任,不可能輸出信任。信任問題的解決,涉及更多層面,需要在區塊鏈技術之外著力。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否真的完全解決信任問題

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數據審查機制

一種是引入懲罰機制,通過區塊鏈網絡生態內的他人力量,抑制數據造假行為,並獎勵正向行為。如WILLing鏈網生態是構建一種去中心化的審查機制,引入基於信譽見證人的投票機制,即使是普通用戶也可以對其他用戶上傳的個人信息或內容,進行投票內容審查。

一旦審查成功,系統分發信譽值作為獎勵,並獲得Token,從而形成人人審核機制。而被投票反對的用戶,票數達到系統閾值,會被系統處罰,促使其更正。若用戶惡意投票,全網絡用戶利益都受損,達到一種制衡。

另外一種是在去中心化基礎上加入中心化的審查機制。比如在數據使用過程中,由於產生了異常後果而發現源頭數據有誤,於是沿著和異常後果有關的時間線、交易線或互動線,反向追溯查找問題的根源,找到虛假信息的輸入方,進而追責。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否真的完全解決信任問題

可以肯定,在技術層面,區塊鏈保證數據價值在互聯網的正確對等傳遞,而不受人為干擾,這是相比之前互聯網技術的最大進步。而在區塊鏈技術的兩端,在技術與人的連接處,需要更多作為來促進信任。

技術與人為合力將信任問題最小化

我們經常會有一個錯覺,當手裡只有錘子的時候,就會覺得所有問題都是釘子。當區塊鏈這種變革性技術出現,並顛覆我們的認知,不由的會被區塊鏈概念綁架,步入邏輯自證陷阱。

區塊鏈並不是萬能解藥。中本聰針對自由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說:“你不能在密碼學裡找到一個政治問題的解決方案。”中本聰將比特幣實驗看成一個自有事業新領域的增長點,而非完全的劇變。

信任問題,由來已久,歸根在人。而人的問題即政治問題,它涉及權力分配和制度設計。只有將區塊鏈放在社會制度的大框架裡,加以法律、文化和道德約束,人為與技術結合,才能進一步最小化信任問題。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否真的完全解決信任問題

我們知道,區塊鏈融合多維技術,產生大於單一技術的整體效果。道理一樣,區塊鏈要發揮信任機器的最大效果,還需要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結合,充分利用物聯網的萬物連接和人工智能的自主控制,打造一個萬物賬本,進一步保證數據源頭的真實。

這些技術綜合起來倒逼社會制度變革,從技術世界的協作共識擴展到社會多層面的協作共識,社會互信度進一步提升,社會自由度進一步釋放,社會協作更有效率,很有可能實現一種自下而上的自治式民主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