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在泸州的传说(一)——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

建文帝在泸州的传说(一)——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

引言:

自从第一季民间故事推出,没想到一路收获了那么多粉丝,看来大家对老的传统文化及故事还是非常喜欢的,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时候推出第二季,由于笔者工作繁忙,一直是晚上挤出时间来整理编写,现在终于整理完了,今天我开始陆续为大家推出新一季的故事,喜欢的朋友赶紧围观,还是那句老话多转发多关注多评论点赞,就是我持续的动力。

建文帝在泸州传说(一)

建文帝在泸州的传说(一)——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

在百度百科关于建文帝也就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的生卒是这样记载(1377年12月5日—?),这位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明朝都城南京金川门被燕军攻破,燕王朱棣在十余万大军的拥簇下向皇宫进发。谁料皇宫方向突发大火,黑烟腾起,已成瓮中之鳖的建文帝朱允炆走投无路之下,选择“阖宫自焚”,以死殉国。

然而急忙赶来的朱棣,在扑灭宫火之后,四下搜寻辨别,却根本未找到建文帝的尸体。朱棣无奈之下只能草草收敛朱允炆皇后马氏的尸首,假惺惺哭诉一番后便登位称帝。

《明史》中关于“建文殉国”的记载疑点颇多,而《明史纪事始末》以及各地方志对于朱允炆下落行踪的记载更是各有不同,引起后世学者对此争议无数。南京城破之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这已经成了数百年来的明史谜案,历代很多专家学者都试着破解,但是一直都有争议。不过有趣的事情是,民间对这位孙皇帝倒是充满了同情,很多地方都有关于他逃离京城后的传奇故事,其中我的家乡泸州就故老流传了很多关于建文帝的故事,在接下里的几天里,泸州民间故事集丛将给大家分享笔者耳闻和收集的一系列关于建文帝流落江阳的故事,不管真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更有的是民间百姓当时的寄托。正所谓: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建文帝在泸州的传说(一)——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

建文帝在泸州的传说(一)——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

御笔沟

『御 笔 沟』

在四川泸州华阳乡皇伞坝村,一个石埂滩滩上有一条很长的石槽槽,人们叫它“御笔沟”。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皇帝坐朝才四年就被明成祖朱棣夺去了。建文皇帝怕成祖害他,就逃难在民间。

一天,建文逃难到了泸州西面三十来里的金钟山。天要黑了,人又饿又累。看到山上一个尼姑庵,心想干脆到庙子头化碗饭,借个歇,明天再走。

他走到庙子的坝子边上,看到一个老尼姑在庙门口,就赶忙把手头原先捡的杵路棍插在地上。他两手拜了几下说:“女菩萨,我是过路的,天黑了,想要口水吃,借个歇。”

老尼姑就把他带到庙子头。老尼姑问:“施主从哪跟堂来?是做什么的? ”

建文说: “我是做生意的。”

旁边一个年轻的尼姑看建文的像貌,不像是做生意的,相貌堂堂,不由得动了凡心,在不久就和建文皇帝暗地里促成了好事。

建文皇帝在庙里住了几个月,才悄悄给尼姑说:“我是建文皇帝。朱棣夺位要谋害我,我偷偷逃出来了。”又住了几个月,尼姑生了一个儿子。建文皇帝走时对尼姑说:“门口坝子边我来时插的杵路棍长叶叶了,这是根木碗子树。长大了就要开花结果果。一年结几个果,朱家就会出几个状元。”

尼姑生的儿子长大后,读书利害的很,后来在地方上当了官,儿孙满堂。他死了,后人把他埋在皇伞坝。朱家一代代在泸州地方的人就多了。

木碗子树长大以后,差不多每年都结果,结几个,朱家就中几个状元。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时候,满朝文武,地方上的官,姓朱的占多数。

有一天晚上,康熙做了个梦,梦里看到很多猪在吃糠。第二天刚刚又是康熙皇帝的生日,文武百官都来给他拜寿。康熙下细一看,满朝文武姓朱的当真多,就想起昨天晚上做的梦。

心想:莫非是祖宗给我托梦,朱家要谋我的江山?心头这样想,嘴巴说: “你们姓朱的当真多,当真是满朝朱紫贵。”

第二天,康熙找了一帮心腹臣子,叫他们拿些人去暗查朝中姓朱的老祖坟。派人去查姓朱的官哪些过错。

查朱家老坟的人查到泸州皇伞坝,把皇伞坝的地形画了一个图拿回去。

康熙皇帝一看这个图,吓了一大跳,怪不得朱家那么凶。细看此图:朱家老祖先头顶皇伞,坐北向南,面前笔架山,左有月亮山,右有犀牛桥,真是“犀牛望月。”

还有响水凼、狮子石,硬是响水凼敲锣鼓,龙灯狮子朝贺。

这样的地势,不但出官,明明朱家还要出皇帝,谋我皇朝。

康熙马上拿起御笔,在皇伞坝地图上的伞坝,一勾,对心腹说: “马上派人找石匠把这跟前打断!”

心腹们找了大群石匠赶到皇伞坝一看:怎么伞把上的硬石滩上起了一条四五尺宽,七八丈长,五六尺深的石槽槽?犀牛石也倒在河沟头去了?从此,当地人就把这个石槽槽叫为“御笔沟”。

康熙又用各种罪名,把姓朱的官全部杀了。后来人们常说:“犀牛望月御笔沟,朱家从此摔跟斗。”(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