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提起皇帝,给人的印象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佳丽三千的最幸福的男人。事实的确是这样,但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总是不乏一些奇葩的皇帝,总有那么几个皇帝不务正业。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四百多位皇帝中,有那么四位极具艺术天分,或许正是因为帝位影响了他们的艺术成就。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梨园鼻祖”——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用来培养演员。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李隆基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知道这首词的人可能远远比知道南唐后主李煜这个名字的人多得多。他对后来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开瘦金体书法先河——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大明朝鲁班——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手制作。据说,他用大缸盛满水,水画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朱由校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有一次他做了个花园,里面的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

四位被帝王身份耽误了的皇帝艺术家们,艺术成就斐然!

有人不爱江山爱美人,有人不爱江山只爱真理,也有些如上面的几位皇帝,不见得是特别出色的皇帝,但却在另一个领域留下了值得后人传颂的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