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早期胃癌怎麼辦?專家共識告訴你

得了早期胃癌怎麼辦?專家共識告訴你

對於胃癌,很多人深惡痛絕,所以寄希望於在早期發現並且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低,生活質量差,其5 年腫瘤相關生存率不足30%,而早期胃癌患者預後較好,5 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早期胃癌的定義:僅侷限於胃黏膜層或黏膜下層,而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的胃癌。在早期胃癌的內鏡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中,講究整塊切除、完全切除和治癒性切除。

得了早期胃癌怎麼辦?專家共識告訴你

這個手術是治癒早期胃癌的首選,但是也並非十全十美,主要有兩個缺陷,其一是可能出現併發症:主要是出血和穿孔,少數可出現狹窄、感染等,大部分情況下內鏡下可以處理,少部分內鏡下處理困難或者失敗,則需要外科處理;其二是可能出現術後復發和病灶殘留,那麼就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或追加外科手術。

得了早期胃癌怎麼辦?專家共識告訴你

術前建議行增強CT 等影像學檢查,明確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

適應症包括1.絕對適應證:(1) 無合併潰瘍的分化型黏膜內癌( cT1a);(2) 病灶大小≤3 cm、有潰瘍的分化型黏膜內癌( cT1a);(3)胃黏膜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high-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和2.擴大適應證:病灶大小≤2 cm、無潰瘍的未分化型黏膜內癌( cT1a)。

對於病理提示低級別內瘤變的患者,如果存在以下情況:( 1) 病變大小> 2 cm,( 2) 表面發紅的凹陷型病變,( 3) 伴有結節樣改變的病變,那麼需要警惕高級別內瘤變和早癌的可能,因此,對於活檢提示的LGIN 且合併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後,可嘗試進行內鏡下診斷性切除。非治癒性ESD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術後補充手術治療,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等操作,並不增加淋巴結轉移風險,且對預後無明顯影響。

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建議術後根治治療,選用四聯鉍劑14天方案經驗性治療。

1.治癒性切除的監測與隨訪: 治癒性切除和相對治癒性切除患者,建議分別於術後第3、6、12 個月進行內鏡隨訪,此後每年複查一次胃鏡,並進行腫瘤標記物和CT 等相關影像學檢查。

2.非治癒性切除的治療策略: 非治癒性切除,由於大多情況下存在較高的復發或淋巴結轉移風險,建議追加外科手術治療。

3.以下病變再次行內鏡下切除或者密切觀察隨訪:(1) 水平切緣陽性且病變長度< 6 mm 的分化型癌,但滿足其他治癒性切除的標準;(2) 分塊切除的分化型癌,但滿足其他治癒性切除的標準。

4.復發及處理: 對於隨訪過程中出現復發的患者,由於其淋巴結轉移率與單癌灶無明顯差異,可經內鏡評估後,再次行ESD 或外科手術治療。而對於原位復發的患者,原切除創面瘢痕形成,粘連明顯,黏膜下注射效果多不理想,再次ESD 相對困難,且具有一定的出血和固有肌層損傷風險。建議由具有豐富ESD 治療經驗的內鏡專家再次嘗試ESD 切除,必要時行外科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