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圈「擠泡沫」

全球股市的大跌拖累公司融資也變得越發困難,這其中科技公司最為明顯。

週一,《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近日已確認不參與鏈家20億美元融資計劃。據知情人透露,即使鏈家壓低融資價格,華平投資還是覺得估值過高。

由於前期科技股的大幅上漲,導致其在本輪全球股市下跌中領跌,被市場認為是對前期估值泡沫的修正,這也給科技公司的融資帶來負面影響,投資者開始變得越來越謹慎。

有業內人士表示,悲觀情緒在蔓延。大型科技股以及最近上市的一些中資科技股均遭遇大幅下跌,也引發了投資者對這些獨角獸估值的質疑。

中国科技圈“挤泡沫”

01

一級市場“擠泡沫”進行時

早在今年9月,就有傳聞鏈家計劃籌集約20億美元資金,潛在投資者包括騰訊控股和私募股權公司華平投資,該輪私募融資可能使得鏈家估值達130億美元左右。但僅一個多月後,一切化為泡影。

除了鏈家面臨融資失敗,今年 “水逆”不斷的滴滴也被曝出估值下降40-6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指出,滴滴出行的部分股票被私下交易。此外,從交易價格顯示,滴滴近期的估值大約在500億美元到520億美元之間,低於2017年底的560億美元估值。

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投資合夥人魏武揮認為該估值還是偏高,在他看來,“綜合看滴滴在順風車事件後的發展,其估值至少打了對摺。”

更不用談紅極一時的共享獨角獸們,隨著摩拜的賤價被賣,Ofo也被傳將以20億美元的價格委身於滴滴。

但是,不到一年前,這些科技公司都被認為是科技圈的融資典範。時過境遷,投資者們已經不願意再為他們高昂的融資金額買單了。而離開了“供血”,科技新貴們未來能否如期上市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此外,由於國家金融“去槓桿”政策正導致投資整體下降。10月17日,央行發佈的社融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3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32萬億元。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1萬億元,比上月多2768億元,但是比上年同期少397億元。

這直接折射到一級市場,整個行業都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困境。

投中集團數據顯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雖然市場整體募資需求愈加旺盛,但實際募資數量和規模卻呈下滑趨勢,2018年上半年,國內投資市場完成的募資基金數量同比減少19.5%;同期募資規模僅為341億美元,同比減少74.6%。

此外,投資家網數據也顯示,2018年上半年VC/PE募資規模下降超50%。

西南證券楊業偉稱,資本金不足和資管新規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可投放規模。即使央行已經連續降準、金融市場流動性持續寬鬆,但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並不暢,實體經濟資金面依然偏緊。

02

二級市場大幅下跌,修正此前高估值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曾說過:

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機,從長期來說,卻是一個稱重器。

這無疑印證了本輪科技股的下跌,無論是傳統科技巨頭BATJ,還是新興的科技新貴們都無一倖免。BAT過去三個月表現慘淡,百度跌26%,阿里巴巴跌逾20%,騰訊港股及美股ADR均跌25%。

JonesTrading Institutional Services的ETF主管Dave Lutz表示,像阿里巴巴、百度這樣的公司需要高增長來維持高估值,並且這兩家公司的多頭非常擁擠。

傳統科技股還有前期的漲幅作為支撐,而今年剛上市的新興獨角獸就比較慘。由於前期估值過高,導致新股破發的概率大大增加。

今年,金融類中概股上市首日股價表現最好,達到100%的上漲概率,其次是虎牙、拼多多等互聯網(信息技術)企業,但是到最後都難逃破發的命運。

據Wind數據統計,過去12個月以來,共有約20家科技類公司在美髮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之後的科技公司約三分之二的企業已經破發,跑輸同期指數表現。

中国科技圈“挤泡沫”

華爾街見聞會員專屬文章《科技股破發潮:“高估值+低利率”的死亡組合》此前提及,誇張的估值(又或者說是根本沒有估值)以及過去10年的超級美元寬鬆週期,促成了科技股的“盛世”,也鑄就了高估值與低利率的“罪惡”組合。

文章還提到,投資人開始害怕估值的回調,更害怕盈利的下跌——正是來自於數學上和流動性兩方面的壓力,讓騰訊今年已跌去了超過2.1萬億港幣的市值,跌出了全球前十大公司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