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到了多少歲才能退休?正常情況下都得爲皇帝效力至死!

現在我國的法定退休年紀是男六十週歲,女五十五週歲。據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年齡不到55歲。

而且我國現在面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問題,所以有些相關人員就提議要延齡退休。即希望到了2045年的時候,無論男女的退休年齡均為65歲。

以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而言,60歲確實不算很老,還有一定的精力去幹一些事情。但是在古時候就不一樣了,因為戰亂、疾病、營養不良、近親結婚等諸多因素,導致古人的平均壽命很短。就連生於盛唐時期的百姓,平均壽命也就只有30歲左右。

古代官員到了多少歲才能退休?正常情況下都得為皇帝效力至死!

在朝為官的官員憑藉著優渥的生活環境,或許壽命要比平民百姓長不少,但是能活到60歲的人也不多見,所以古人有隆重舉辦60大壽的風俗,以此來祝願壽星長命百歲。

關於古代官員退休最早的記載,出自於《禮記·曲禮》。文中明確指出,“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指的就是辭官退休。雖說《禮記》並非法典,沒有明確的法律效力,但是它對古今中國人的影響有目共睹的。

於是,在崇尚儒學思想的古代,周禮中的許多規範都逐漸演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規定,其中就包括官員到了70歲才允許退休。而古代官員的壽命一般都達不到這個長度,所以說古代官員一旦入朝,如無特殊緣故,就得為朝廷效力一輩子。

古代官員到了多少歲才能退休?正常情況下都得為皇帝效力至死!

不過到了明朝,朱元璋將這項規定稍作了一些改動。根據《明太祖實錄》中的記載可知,朱元璋曾下令,“命內外指揮、千、百戶、鎮撫凡年五十以上者皆許代職。”

也就是說,那些凡是超過50歲的高危職業者,都可提前退休,找一些年輕力壯的人來代替他們。另外朱元璋還下令,“命文武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

“致仕”亦指退休,也就說這些普通官員的退休年紀為60歲。不過這一制度,在洪武二十六年以後就遭到了棄用,然後重新將官員的退休年紀規定為70歲。關於此問題,此後雖也不斷反覆,但也基本維持在60歲以上。

古代官員到了多少歲才能退休?正常情況下都得為皇帝效力至死!

到了清朝,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這時並沒有明文規定官員的法定退休年紀。當然如果官員因一些緣故,或者熬到了約定俗成的退休年紀,也可以寫封辭呈上交給皇帝,由皇帝來裁決。其實不止清朝,幾乎所有朝代都有官員主動向皇帝遞交過辭呈。

但是並非所有官員都能成功地告老還鄉,以唐朝為例,如果五品以上的官員想要辭職,那皇帝就會做多方考慮,一旦皇帝覺得你是不可或缺的人才,那麼你就只能老老實實回去上班。

古代官員到了多少歲才能退休?正常情況下都得為皇帝效力至死!

如果是遇到了危關生死的疾病,皇帝則會找最好的大夫為你醫治,等到病情緩和穩定後,再重新回去工作。

如果六品以下的官員想要辭職,這些人的辭職信一般都是直接遞交給尚書省,由尚書省的工作人員進行審批,批准後才上報給皇帝。也就是說,皇帝一般只重視那些高級官員,低級官員如果因身體原因需要辭職,皇帝是不會多加追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