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被摘牌,衆創空間監管開始優「剩」劣汰

24家被摘牌,眾創空間監管開始優“剩”劣汰

土鳥觀察最新資訊,10月2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關於公佈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的通知》,1952家眾創空間符合國家備案資格,24家被摘牌。

24家摘牌國家級眾創空間約佔總數的1.21%

據瞭解,本次發佈的《關於公佈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的通知》,是對過去發佈四個批次的複核。過程中,根據眾創空間高質量管理、優勝劣汰的健康發展機制,淘汰了24家“連續2次未上報統計數據並不再開展創業孵化服務“的眾創空間。

火炬中心相關人士透露,這是首次對國家級眾創空間摘牌及公示。

土鳥觀察查閱科技部文件顯示,2015年12月,科技部公佈首批眾創空間,共136家;2016年2月,公佈第二批共362家;2016年10月,公佈第三批共839家;2017年12月,公佈第三批共639家。四年,合計1976家。

從此次摘牌的情況來看,24家摘牌國家級眾創空間約佔總數的1.21%

,預示著近幾年快速發展的眾創空間行業,將進入的精耕細作時期,由原先的雙創普惠政策轉變為扶優助強,最終實現優“剩”劣汰,引領眾創空間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

24家被摘牌,眾創空間監管開始優“剩”劣汰

國家對眾創空間要進行考核和評價,實行優勝劣汰

今年9月26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對眾創空間要質量管理、優勝劣汰,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

“因此,眾創空間的發展需要做到三個高。”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指出,即站位要高、質量要高、標準要高。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管理處處長陳晴在2018全國雙創周“眾創空間 升級發展”主題交流活動上表示,眾創空間的發展要和產業、實體經濟結合,在眾創空間的發展上要進行考核和評價機制,實行優勝劣汰。

眾創空間經過幾年的發展,正在日益走向成熟,也開始由粗放式運營,走向精細化運作。這也意味著,雙創載體的發展必須加快打造升級版,更好的適應全新的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

而很多地方科技部門早已先行一步,例如深圳、蘇州、合肥等地科技主管部門對孵化器的考核與評價,已轉變為對科技成果專利、高新技術企業、融資企業、瞪羚企業、科技人才引入等指標上了。傳統的依賴組織活動營造氛圍的眾創空間,在政府眼裡已不再是上上賓了!

以下為通知內容:

24家被摘牌,眾創空間監管開始優“剩”劣汰

24家被摘牌,眾創空間監管開始優“剩”劣汰

眾創空間孵化器行業需要腳踏實地的從業者

中國的孵化器行業歷史並不算短,要知道在2015年前,國內28年來的孵化器總數還不足1600家,所以這三年來的迅猛發展就接近了2000家,這其中必然存在不少濫竽充數和政策套利者。

眾創空間作為新時代科技創業者最重要的創業載體,其意義重大。然而中國孵化器行業發展的這30年,還是以政府投入和補貼為主,行業本身並沒有健康發展,包括沒有服務標準、服務不健全、沒有盈利模式等等問題。

而土鳥觀察認為,解決以上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市場化。讓眾創空間、孵化器行業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發展,政府退居其後做好政策保障和考核評價標準即可。

讓眾創空間們真真正正沉下心來面對創業者的真實需求和困境,引入和整合資源幫助其解決問題,獲得發展。

政府既當選手又當裁判員的做法,只會讓這個行業永遠都像個長不大的巨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