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個人風格獨特而鮮明。

他設計過很多有意思的作品,其中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

安東尼奧從小便渴望成為建築師,但如何建造,他似乎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

他從不挖空心思地去“發明”什麼,只一心效仿自然,模擬大自然中的有趣事物。

年輕的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可能是童年時的境遇幫助他培育起了這份情愫。高迪很小的時候就患有風溼病,因此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獨處,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靜觀”。哪怕只是一隻蝸牛出現在眼前,他也能靜靜地觀察它一整天的時間。在高迪眼中,一切靈感來源於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紋路、蜂巢的格致、神話人物的形狀,都是他酷愛採用的表達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線,樂於用柔和的曲線和五彩的顏色表達一切,甚至每一個煙囪的造型、每一塊磚的擺法,他都有興趣玩味半天。

1878年是高迪職業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他不僅獲得了建築師的稱號,更重要的是結識了歐塞維奧·古埃爾,這位後來成為他的保護人和同盟者的朋友。古埃爾既不介意高迪不合群的性格,也不在意他古怪的脾氣,因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築學天才。看來,古埃爾也認同這樣一個規律:“正常人往往沒有什麼才氣,而天才卻常常像個瘋子。”高迪的每一個新奇的構思,在旁人看來都可能是絕對瘋狂的想法,但在古埃爾那裡總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應。由高迪設計和古埃爾出資修建的古埃爾莊園、墓室、殿堂、公園、宅邸、亭臺等,都成為了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築藝術傑作。高迪在古埃爾這裡得到了每個創作者所渴望的東西: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而不必有金錢上的後顧之憂。

高迪的烏托邦:古埃爾公園

有人曾說:即便高迪一生只設計了“古埃爾公園”這一個作品,也足以讓他名垂青史。因為時間已經證明:古埃爾公園是高迪創造的一個傳奇,一個不老的烏托邦。

古埃爾公園建於1900~1914年,正是整個世界新舊交替,動盪不安的大變革時代。高迪的摯友兼贊助人古埃爾,既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個富有激情、熱衷社會變革的理想主義者。他十分推崇英國人霍華德提出的花園城構想,希望藉助高迪的設計,將這一構想變成現實。於是,古埃爾在巴塞羅那郊外的佩拉達山買下大片荒地,計劃興建一個功能齊全、供中產階級居住的住宅區。按照高迪最初的規劃,這裡劃出了16塊建築用地,準備修建60棟別墅,而且要讓每一棟房子都看得見大海和巴塞羅那的城市風貌。

高迪對這個項目非常用心,想在這裡充分詮釋山居生活的詩意,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他像一個放縱想象的頑童,無論是空間形態,還是光影色彩,從整體到細節,都做得情趣盎然,處處給人驚喜。他因地制宜,採用鄉土的材料,將建築雕塑、休閒廣場、道路走廊、公共設施與大自然的環境融為一體,使其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得益彰。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整座公園依山就勢展開空間佈局,自大門中心劃出一條軸線,沿軸線兩側佈列建築,中間隨臺階拾級而上,依次導向噴泉雕塑和百柱大廳。大門兩側的建築造型活潑,色彩絢麗;其平面呈橢圓形,有著磚砌的加泰羅尼亞式穹頂,外牆皆以當地碎石和彩色馬賽克砌成。麗日晴空之下,藍白相間的蘑菇塔,狀若糖果的石頭屋,還有五彩繽紛的大蜥蜴,曲線逶迤的彩瓷椅,讓人恍若進入一個超現實的世外桃源。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公園中心的露天廣場,高迪稱它為 “希臘式劇場”。當年,在高迪的設計構思中,這裡是“花園城”的居民休閒聚會的公共空間,它下面由86根石柱支撐的大廳則是一個商業市場。高迪將商場的屋頂順勢做成露天廣場,既有效利用了空間,又在功能細節的處理上別出心裁。廣場的排水方式相當獨特,雨水滲入土中,通過沙石過濾層排入容量為1200平方米的地下沉澱池,將可回收的雨水循環利用。當然,精彩之處還有露天廣場的長椅,它們由多彩的碎瓷鑲嵌而成,形似舞動的長龍,狀如起伏的海浪,蜿蜒圍繞廣場,營造出生動多彩的休憩環境。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圍繞中心廣場,沿著高低錯落的地形,高迪設計了別具一格的立體走廊體系。這些走廊築于山林之間,曲曲折折,時斷時續,有單跨式,也有復跨式,有平層,也有雙層,晴日可為行人遮陽,雨天可供行人避雨。走廊的支柱造型皆取自然界的動植物,有的形似象腿,有的宛如棕櫚,有的摹擬人體,全部採用當地的石材壘成,看上去粗獷質樸,雖由人工,宛若天成。

古埃爾公園就像上帝借高迪之手創造的一個奇蹟,裡面有石頭壘成的童話,馬賽克鑲嵌的壁畫,光影抒寫的詩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它不僅是巴塞羅那的驕傲,也是人類環境藝術的一個典範。

巔峰之作:聖家族教堂

世界上著名的教堂都要建造好幾百年,需要幾代設計師的前赴後繼。“聖家族教堂”(簡稱聖家堂)也不例外,這座建築從1882年開始動工,高迪是第一代設計師,現在第五代設計師正在繼續高迪未完成的恢宏事業。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左為現在建設中的聖家堂,右為建成後的聖家堂效果圖

1883年,31歲的高迪接替了放棄建造聖家堂項目的設計師維亞的工作,肩負起這項神聖的使命,從那時候起,聖家堂的建造設計一直陪伴著高迪,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邊設計聖家堂,一邊繼續著手中其他的項目。一直到1914年,高迪放棄了所有其他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聖家堂的設計建造中。他在曾經經手過項目中進行了各種探索、實驗和創新,然後把畢生的成功經驗都運用在聖家堂的設計中。可以說,聖家堂是高迪的巔峰之作。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其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在高迪的設計中,聖家堂有3個立面,分別描述耶穌誕生、耶穌受難、耶穌昇天,18座尖塔分別代表基督、聖母瑪利亞、12門徒和4個福音使者,每個尖塔上都刻有“Hosanna Excelsis”(天堂的歡樂)。在高迪的有生之年,基本完成了“耶穌誕生”立面和4座尖塔。而今聖家堂已經完成了兩個立面,豎起了8座尖塔。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尖塔內的旋轉樓梯彷彿巨大的蝸牛

耶穌誕生立面分為三個門,從左至右分別是獻給聖約瑟、耶穌和瑪利亞。三個門用巨大的椰棗樹造型的立柱隔開,左側立柱下有一隻烏龜石雕,這與中國石碑文化傳統頗有相似之處。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位於誕生立面中央的是獻給耶穌的“博愛門廊”,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部分,僅人物雕像就有33尊,期間還出現了大量的植物和家禽、家畜等形象,許多石雕鳥兒從博愛門廊內衝出,飛向四面八方。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博愛門廊的頂端裝飾著生命之樹石雕,特別的是,它們被染上了綠色。據考證,高迪曾考慮將聖家堂的所有立面染上顏色,從他的風格和個性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綠色的生命之樹周圍還裝飾著21只用雪花石製成的白鴿。在樹的底部,有一隻張開翅膀的大鵜鶘和兩隻小鵜鶘,傳說中鵜鶘用自己的血來餵養雛鳥,這無疑象徵著耶穌犧牲自己為人類贖罪。

聖家堂的內部同樣讓人感到眼花繚亂,顧此失彼,迷失行走方向。高迪把聖家堂的內殿幻化成一座巨大的森林,“每根柱子的下部為樹幹,樹幹往左右分叉出樹枝來支撐拱頂以及頂棚,頂棚的結構彷彿是一層層的樹葉,陽光從樹梢的葉片之間輕輕地灑落下來”。

聖家堂的拱頂上開設許多大型的天窗,配合牆壁上開鑿的巨大窗洞,使象徵耶穌降臨的光線從四面八方照入教堂的內部。為了避免日光的直射,高迪在聖家堂頂棚的開口處覆蓋了一種柔光鏡,讓光線變得柔和動人。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自然之子: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

高迪接手聖家堂時,祭壇地下室已經開工一年之久。基督教發展早期,信徒受到迫害,殉道者的墓穴一般隱藏於岩石遍佈的山區地下。基督教得勝之後,這些殉道者被冊封為聖人,同時也形成了在保存其遺體的墓穴上方興建教堂的習慣,這就是哥特式教堂和羅馬式教堂有祭壇地下室的來由。高迪對祭壇地下室最大的貢獻,是將傳統的陰暗密閉且天花板極低的空間改變成寬闊、通風、採光良好的空間。1930年,祭壇地下室成為能夠禮儀朝拜的所在,這種功能對於過往的如聖彼得大教堂等教堂的祭壇地下室來說是很難想象的。按照慣例,高迪的墓地也在地下室內,位於主祭壇左側的一座小聖堂內。

如果說高迪是巴塞羅那的靈魂、西班牙的瑰寶,恐怕沒人會反對。他的建築如同一門現代哲學,將宗教與藝術、自然與科技連結起來。崇尚、研究和效法自然是他理性的起點,也是他的終極追求,最後,他將人的品格和尊嚴放回自然。“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高迪這樣說,他用自己的人生這條有限的直線,貢獻給了上帝那條無盡的曲線。

文 /重慶市設計院第二裝飾設計院 謝盈盈

圖 / 部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