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1928年那罪惡的七天七夜,成了清東陵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噩夢。這年7月4日,孫殿英的盜陵部隊一支奔向了慈禧定東陵,而另一支部隊則奔向了乾隆裕陵。清東陵被盜之後,溥儀派載澤、耆齡等人進行善後處理。結果在乾隆地宮發現許多異象,其中有四大秘聞奇事至今無解。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乾隆駕棺大戰孫殿英,為何二次抵住地宮石門?

1928年,孫殿英率部隊盜掘乾隆裕陵,順利地打開了前三道石門,第四道石門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開,他們一怒之下便用炸藥炸壞了石門。炸開後,盜陵士兵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天大的奇事:乾隆棺槨“走”了下來,將石門死死在頂住。是不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將有人要來盜掘裕陵,自己隻身“下來”頂門?所有的棺槨四角都用巨大的龍山石(卡棺石)固定,龍山石與石棺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龍山石的下稜壓住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稜。這樣棺槨十分穩固,絲毫不能動彈。棺材本身是沉重的金絲楠木,棺槨裡又塞滿了金銀珠寶之類的隨葬品,沉重異常,加之有龍山石的固定,棺槨的移動顯然沒有可能。有人說棺槨是被地宮滲水浮起來的,但條件是要有很大的水波浪才行,而滲水是靜止的死水,根本不流動,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如果棺槨漂起來,也應是地宮中的6口棺槨一起漂起來,為什麼只有最大最沉重的乾隆棺槨漂浮?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掘發生後,清朝宗室和一些遺老為乾隆進行了重殮,把屍骸重新裝入棺槨,安放在金井上,並封閉了墓室門。同樣奇怪的一幕在1975年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清理裕陵地宮時又出現了,乾隆的棺槨又一次“走”下來頂住了石門,起到了自來石的作用,其他的棺槨如上一次一樣都安放在棺床上。可以肯定的是,“走動”和“看護”均是無稽之談,只是至今沒有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釋,成為難解之謎。此外,打開裕陵地官最後一道大門的時候,棺槨應該垂直襬放在正中央,可是乾隆陵寢大門打開時,卻只能看到半個棺槨。裕陵地官的修建完全是在風水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前8券連成了一條直線,與陵園的風水線相吻合,但是最後一座的位置卻讓人大吃一驚。從固定棺槨的四個角都可以看得出來,並不是後來所改,在初期建設的時候就是這樣設計,後來專家專門做了測量,乾隆陵寢的金券確實偏差了十五度。如此離奇的偏離究竟是因為什麼?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47年裡不出現滲水,真是藥炸震壞了地宮的防水層?

清東陵被盜後,當地留下一些傳說,其中就有盜陵士兵死於地宮。有人說是膽小嚇死的,有說是爭搶財寶自相殘殺,還有說士兵中暗器死於通道內。這些當然都是傳說。當時地宮內是個什麼樣子呢?真實的情況是乾隆地宮裡蓄滿了積水,有兩米多深。盜墓賊最怕遇水!後趙皇帝石季龍在盜掘春秋名人趙簡子墓時,便碰到了這情況,因積水太深不得不放棄。但孫殿英的手下沒有放棄,當即決定找來水泵抽水。孫殿英的方法比當年石季龍的方法先進多了,當年石季龍使用的是絞水車,掛了北方特有的牛皮囊,往外抽水。而孫使用的水泵則是機械化的排水工具,效率自然是水車不能相比的。很快,裕陵地宮內的積水被抽乾了,士兵順著墓道魚貫而入。後來,清室人員前來善後重殮時,地宮內又積滿了水,也找來抽水機,抽了幾天才抽乾。這麼深的積水,而通道很陡滑,不明就裡的盜墓士兵有可能是滑倒在有毒的積水中,驚悸窒息而亡。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檔案記載,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孝賢皇后入葬前就曾發現地宮有滲水,乾隆帝命令有關大臣採取緊急措施進行了補救,效果不錯,很快排出滲水,並且一直到嘉慶四年九月十五日乾隆帝入葬裕陵地宮,在長達47年的時間裡地宮裡也未再出現滲水。這說明上次的排水措施很成功,行之有效。那次到底是採用了什麼補救方法,直到現在也未查找出來。孫殿英盜陵後,載澤等人到東陵處理善後事宜時,發現裕陵地宮裡的積水有四五尺深。清理後,從牆上的水痕看,水最深時竟達六七尺。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滲水?1978年裕陵對外開放,每到陰雨連綿的夏季,地宮裡都有大量滲水,一天不抽水,就積水尺餘,幾天不抽水,則可沒人。是不是當年孫殿英用炸藥炸地宮,震壞了地宮的防水層?要知道孫殿英盜墓時就已經積滿了水,為什麼47年裡不出現滲水,以後從何時大量滲水的?至今也沒有明確答案。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驚現面帶微笑的女屍,到底何因153年不腐?

孫殿英盜掘了東陵後,寄居在天津的溥儀派遺臣到東陵進行善後處理,將拋出的遺骨重新進行了簡單殮葬。載澤、耆齡等人持燈進入地宮,見有白骨數節浮於泥水之中。當人們清理遺骸時,最初只找到四具頭顱。找到乾隆顱骨後,還缺少一具頭骨,棺槨裡面找遍了也不見蹤影,它到底是被扔到哪裡去了呢?人們猜測可能被盜墓者出於某種目的帶出了地宮?就在人們快要放棄尋找時,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在地宮西北角的深水裡浮現出一具完整的女屍:她身穿黃色龍袍,皮肉完好無損,絲毫沒有腐爛。兩腮和嘴下多皺紋,牙齒沒有完全脫落,面目如生,笑容可掬,年齡約在50歲左右。裕陵地宮共葬5位女姓,這具女屍是哪一位呢?從外觀年齡上判斷,那具完整女屍正是孝儀皇后,也就是嘉慶帝的生母,死於乾隆四十年,卒年49歲。這位孝儀皇后死於乾隆之前,同一個地宮共葬有六人,為何唯獨她的屍骨保持如此完好?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根據史料記載,在清代,皇帝和皇后的外棺要漆飾49遍油漆,一遍幹了再刷一遍,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密封和防腐作用,加之帝后用的都是金絲楠木之類的重木,也不易腐爛。古代帝后妃死後嘴裡都要含著壓舌石,棺槨裡也有許多珠寶玉石陪葬,這些珠寶玉器性冷,應該也有一定防腐作用。清東陵除了孝儀皇后屍身不腐,還有另外兩具不朽女屍:一具不朽女屍是慈禧,一具是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屍首不腐原因何在?慈禧太后是拉痢疾脫水而死,肚子中已空然無物;而阿魯特氏則傳聞因不滿於慈禧的淫威,絕食身亡,肚中自然也是空然無物了。這兩人因為排淨了腹中的汙物,就像製作木乃伊需要掏空肚腹一樣,屍身不腐勉強可以理解,但是孝儀皇后並沒有上述原因。孝儀皇后死於乾隆四十年,比乾隆早死24年,直到乾隆帝死後才將地宮封掩。而在她死後153年後,居然屍體不爛,面目如生,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地下佛國的秘密,是佛的微笑還是神秘經咒?

在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外碑文上鐫刻的神秘咒語,使得一些人莫名其妙地死亡……無獨有偶,打開乾隆地宮時,盜墓兵將們也發現了大量神秘的文字……難道這些文字也是咒語嗎?乾隆裕陵地宮由九券四門組成,整個結構組成一個“主”字形,進深54米,落空面積達372平方米。龐大的地宮內除了地表之外,石門、立面、拱券頂等等幾乎無處不雕、絕不留空白,使其地宮儼然像一座地下佛國。第一道兩扇門上分別雕刻有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後的每道石門上都刻有兩尊菩薩像,共八尊菩薩像。難道乾隆大帝是借“佛法無邊”一說,來提醒盜墓賊小心遭報應麼?專家們最終在《硃批奏摺》中發現:“在裕陵地宮中共有藏文經咒29464字,梵文經咒647字”。這些經咒佈滿地宮各個角落,圍繞在“五欲供”、“佛八寶”、“五方佛”、“二十四佛”等眾多佛造像周邊,其間還穿插雕以法輪、火珠、寶杵、蓮花等吉祥圖案。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1977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來到裕陵地宮,當他看到地宮內到處佈滿佛教題材的圖案雕刻和數以萬計的藏、梵兩種文字的經文和咒語時,感到非常的震驚,但未曾想到的是,樸老對這些文字內容,出於慎重的考慮,始終未明確是什麼經什麼咒。而只是自言自語地說:“乾隆棺上的可能是《華嚴經》和《普賢行願品》……地宮裡的咒經可能是《大藏全咒》。”他的這一說法,至今也未能得到證實,仍是一個謎。之後不久,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也聞訊帶著他的經師洛桑曲培桑達丹巴堅贊趕到清東陵,特意來參觀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宮。他們對於裕陵地宮裡的佛文,一直也未說出到底刻的是什麼經咒。歲數大的經師再看了許久之後對班禪說:好像是用藏文拼寫的另一種語言。他們臨走時表示,裕陵地宮的學問太精深了,沒有相當精通高深的藏文、梵文功底,沒有相當深厚的佛學知識,是難以破解的。由於至今也沒有完全的答案,也許會成為一個永遠的秘密。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盜墓筆記之清東陵:乾隆大帝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