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五四運動99週年紀念日。

在重慶169.4萬殘疾人中,也有一群忠職守、敢擔當、有理想的優秀青年代表,為此,我們特意推出“五四”優秀殘疾青年特稿,為大家展示出這些在現實中追求理想、在困難中不懈奮鬥、在平凡中創造未來的優秀殘疾青年。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忠職守:陳冰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陳冰,中共黨員,現任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刑事偵查支隊刑事技術大隊(五大隊)教導員。2010年在勘查一起盜竊案中,陳冰不幸被萬伏高壓電擊中,右臂截肢,右腿永久性功能障礙。歷經三次大手術、從死亡線上走回來的他,以頑強毅力重新學會站立、行走、穿衣、吃飯、寫字,並婉拒組織照顧,第一時間申請重返刑事技術崗位。2012年以來,他先後整理刑事案卷5000餘份,從中分析線索直接破案30餘起;參與20餘件大要案,抓獲嫌疑人20餘名。日前,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下發決定,授予陳冰同志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敢擔當:徐前凱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徐前凱,中共黨員,現為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務段車站值班員。2017年7月6日調車作業時,徐前凱發現一名老人突然徑直橫穿鐵路。千鈞一髮之際,徐前凱果斷跳下運行車列,抱住老人奮力將其推出軌道外。老人得救了,他卻因來不及避讓慣性運行的列車,右腿不幸被碾壓,導致膝蓋以上高位截肢。日常工作中,徐前凱愛崗敬業恪守職業道德,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9年來未發生一起違章違紀問題、消除了多起事故隱患。日前,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下發決定,授予徐前凱同志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有理想:廖金、熊軍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廖金家住渝中區,小時候的一場高燒,剝奪了她聽的能力。從小,廖金就顯現出舞蹈天賦,成天跟著電視裡的歌舞蹦蹦跳跳,16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一員。如今,已走過40多個國家,參與過300多場重要演出的廖金多次在重慶的選秀舞蹈嶄露頭角。她希望一直做演員,做閃光的自己,讓更多人看看聾人世界的故事。“我覺得我這輩子離不開舞臺了,我喜歡‘揮舞的熒光棒’,也想給媽媽更好的生活。”廖金說。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熊軍,萬州人,天生腦癱,30年的時間,熊軍從一個無法爬行的先天腦癱患者,變成了用左腿單腿“蹦”完33場馬拉松的公益達人。他算是萬州區的“紅人”。“紅”,不僅是因為他是一名單腿馬拉松運動員,還因為他單腿賣早餐。在重慶萬州區第五人民醫院門口,一站就是3個小時。“早上,他是小吃攤的老闆;收攤後,他是青年志願者;傍晚時分,在跑步的人群裡,總有他極速“蹦”行的身影。“跑步讓我堅持公益,跑步讓我再活一次。”熊軍說。

立志向:黃婷、李方樹、董燕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黃婷,2000年出生在秀山縣官莊鎮觀音村山河組,患有聽力障礙;李方樹,2003年出生在秀山縣峨溶鎮三溪村劉家坡組,患有聽力障礙。兩個來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偏遠農村的女孩,卻靠著踢足球走出了大山,不僅去了首都北京,還代表中國獲得了首屆世界聽障U18室內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冠軍。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董燕,從小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在人生奮鬥目標的定位上,董燕毅然決然走上了創業之路。因為德牧犬感官敏銳,追蹤力強,通過科學系統訓練,可廣泛用於軍警兩界緝毒、護衛、偵查、搜救、追蹤等,所以,在尋找創業項目時,董燕決定要上山養殖德國牧羊犬搞創業。最終,董燕在山上租了4畝土地,修建了成年犬舍20間,幼犬舍9間,訓練場地1000平方米,把“喜力犬舍”建了起來。成為了CSV德國牧羊犬俱樂部會員、“喜力犬舍”的主人。

肯奮鬥:江海洪、張波、陳昱先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江海洪今年27歲,老家在忠縣白石鎮黃家村,是一名侏儒症患者。江海洪身高只有88cm,站起來還沒有一把椅子高,但這位袖珍媽媽卻一邊創業一邊帶寶寶,在重慶渝北區空港大道瑞豐花苑小區附近開了一家小茶館。江海洪說:作為一個母親,她的夢想就是為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張波是盲人樂隊的一名主唱,他三歲意外失明,七歲進盲校,後加入重慶市盲人足球隊,退役後才開始拿起吉他學習音樂。登上過《中國達人秀》和《星光大道》的舞臺,在家鄉璧山,他已小有名氣。張波說,在音樂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張波看不見這個世界,一度他的夢想是讓這個世界看到他。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陳昱先,2歲那年,還完全不會說話的陳昱先被診斷出有自閉症傾向,直到小學六年級,都不能安靜地上完一節課。一直到孩子9歲,夫妻兩人也沒能找到讓孩子安靜下來的辦法。直到身邊朋友推薦了畫家劉庸之,而這位老師以“自由創作”為主的教學方法更是讓他們驚喜。陳昱先開始跟隨劉庸之老師學習水彩畫、色粉筆畫和丙烯畫。2012年,11歲的陳昱先參加“世界和平書法展國際青少年書畫大賽”獲得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後又多次在國際各大書法比賽中獲得金牌。

勤學習:劉珂屹、李管彥平、鄭建偉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20歲的劉珂屹,家住重慶市江津區。左手臂殘疾的他,因聰明好學,成績拔尖,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學都是一路開綠燈——“保送”。2017年1月6日,劉珂屹參加了廈門大學的考試;1月12日,廈門大學正式確認通過,等待錄取。原本可不再參加東南大學考試的他,為檢驗自己的實力,他又參加了東南大學的考試,仍然一舉通過,向他亮了“綠燈”。在談到未來的目標打算時,劉珂屹滿懷信心地說:“進入大學後,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我還要選學個第二專業。大學畢業後要考研究生,要麼是俄語,要麼是法語,或者是西班牙語,爭取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李管彥平,家住南岸區,從小患重度腦癱,面對命運的捉弄,他和父母選擇用堅強和樂觀同病魔作鬥爭。父母陪伴著他堅持康復訓練,從不會坐到成為運動員,李管彥平連續4年代表重慶出征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屢獲佳績。他還克服語言障礙,自學英語,通過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並在網上開設個人中、英文博客,發表自己翻譯的電影腳本等與網友們交流。李管彥平用親身經歷和成長過程,鼓勵更多人勇敢地面對人生的磨難,用愛創造了奇蹟。正因此,李管彥平一家被評為今年重慶市“十大最美家庭”之一。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鄭建偉,盲人,家住黔江區,雖然先天性雙目失明,但鄭建偉喜愛讀書,在盲校八年的求學時光裡,鄭建偉表現優異還是班長,在他畢業時正逢青島盲校成立全國第一個盲人普通高中部,最終他順利考入,高中畢業後他又以優異成績被長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錄取,成為黔江第一個盲人大學生。大學期間,鄭建偉立志成為一名盲人留學生,為了過英語關,鄭建偉把自己關在屋裡自學英語,找到能打印盲文的打印店,把複習教材打印成盲文,最終,鄭建偉先後3次走進雅思考場,於今年3月以6.5分的成績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英語教學專業錄取,成為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本屆唯一的盲人學生。

樂奉獻:李菊洪、劉華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李菊洪,合川區清平鎮瓦店村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4歲那年因車禍失去雙腿後,她自強不息,靠著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學習醫術,一直紮根山區為村民提供醫療服務。從醫16年來,她先後“走”壞了20多隻小板凳,行程8萬多公里,累計為6000餘人次行醫施治,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無腿白衣天使”。2016年,李菊洪先後榮獲“中國好醫師”“中國好人”“重慶好人”“2015年度感動合川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劉華,來自南岸區,聾啞人。2016年4月28日,和朋友代青在璧山區黛山大道與福順大道交界處,不顧個人安危,從燃燒的轎車中奮力救出兩名乘客。沒過多久,隨著一聲爆炸聲,整輛小車陷入一片火海。劉華因此榮獲2016年“十大熱心市民”稱號。說起救人那一刻,劉華和代青都表示沒有絲毫的害怕和猶豫,一心只想把人救出來。

重實踐:伍生亮、周文江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伍生亮,大渡口區肢體殘疾人。2016年參加由市、區殘聯開辦的重慶市首屆殘疾人3D打印就業創業培訓班。經過為期1月的系統學習,他掌握了創業、就業規劃、3D打印設計技術和電商運營等,也順利拿到了3D打印助理工程師證。經過對這門新興技術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伍生亮和4名殘疾人及1名殘疾人家屬共同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殘疾人3D打印科技公司——重慶亮之冀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高新技術3D打印產品製作與銷售。這個年輕的創業者,用2年時間在這個新興的技術圈裡,開創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周文江,墊江縣太平鎮人,患有先天性重度殘疾的他只能依靠一個小板凳行走。先天的不幸並沒有壓垮他的生活,從15歲開始,周文江就開始獨立自主地學習竹編制作,依靠做點竹編生活品來掙點生活費,18歲,通過縣殘聯的發現和介紹正式進入墊江大石竹編開始學習竹編藝術,在2017年重慶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上,周文江獲得了竹編組第二名。周文江說,主編制作,重在實踐,在日復一日的練習竹編技藝過程中,他也編制出了他的精彩人生。

勇追夢:盧彬、彭祥偉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盧彬,巫溪縣上磺鎮梨坪村人,一次意外的嚴重燒燙傷,他的手成了一級肢殘,至今兩手的手指成半握拳粘連在一起,失去功能。2017年,三月份,盧彬得知《重慶巫溪網》正在發展農村電商,在瞭解了農村電商的經營模式後,盧彬當即與網站負責人取得聯繫,並要求負責上磺片區的農村電商的開發和拓展。很快在四灣、龍門、梨坪、青莊、幹龍、嚴家、羊喬等村的一些農戶和商店建立了二十三個農村電商平臺。這種全方位的新鮮購銷方式,得到消費者的認同,生意慢慢的好起來。盧彬說,“雖然暫時收入不多,毎月也就千多塊,但打好基礎,以後會越來越好!總之,不等不靠,努力就會有收穫!”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彭祥偉,酉陽縣人,五歲時因遭電擊失去雙臂,2011年,彭祥偉跟著哥哥去集鎮趕集時被街口的一家檯球室裡打檯球的精彩場面吸引,隨後拜師學藝練習檯球。現在,彭祥偉每天至少練習90顆球,常人或許只要半個小時就能練完,但彭祥偉卻需要三四個小時。在付出無數汗水後,他的球技也在一天天進步。現在他的水平,已經趕上業餘愛好者的中上級別。對於未來,彭祥偉信心滿滿。他說:“我是一隻折了雙翼的鳥兒,我熱愛檯球,雖無雙翼,我也要飛!”

強體魄:嚴治強、李林東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嚴治強,北碚區人,因出生時腦部缺氧,導致小腦神經受損。到醫院檢查後,他被確認為腦癱。15歲時,因為身體條件符合硬地滾球項目,嚴治強被選為重慶市參加全國殘運會的苗子。行動不便、語言有障礙的嚴治強沒有想到,僅訓練一個月,嚴治強就在全國錦標賽上擊敗100多名對手獲得冠軍。更沒有想到,自己有機會站上殘奧會的領獎臺。在2016年裡約殘奧會上獲得了硬地滾球個人比賽的銅牌,這是重慶運動員在里約殘奧會上的第一塊獎牌,也是中國硬地滾球隊隊員取得的最佳戰果。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李林東,涪陵區人,是一名聽力殘疾人。他用7年時間奔跑50000公里,完成了大大小小馬拉松比賽150餘場,曾在賽場“絕殺”外國選手,奪得兩個全國冠軍;他即將代表重慶出戰全國殘疾人錦標賽和殘運會,為了心中的奧運夢想,他在訓練場上每天加練。李林東的夢想就是在明年全國殘運會上衝擊5000 米、10000米和馬拉松三個項目的冠軍,最終能進入國家隊參加2020年東京殘疾人奧運會。

當自強:何令、周正中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何令,29歲,岀生在重慶豐都縣農村,自幼雙目失明,在艱難的條件下,憑著自己的音樂天賦和摯愛,勤勉付出,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完成了從音樂愛好者、音樂工作者到我國第一位青年盲人葫蘆絲演奏家幾何級的蝶變,實現了對藝術的逆襲,成為葫蘆絲演奏界的翹楚。未來,他有兩個夢想:一是岀一張個人葫蘆絲演奏專輯,二是讓更多人學習葫蘆絲,傳承中華葫蘆絲文化。

永久奮鬥,我們的青春不“殘缺”!

周正中,11歲那年,因調皮而失去右手掌。現在他用“孤掌”撐起自己的生活——用襯衣中的右手臂鉤起外賣籃,整日步行送餐,日行超過15公里,七個月裡走爛了3雙運動鞋。在觀音橋商圈數百個外賣送餐員中,周正中靠著自己的勤奮,在內部6個等級評定中,獲評第二高的“鑽石蜂鳥”級別。他胸前彆著一枚五星送餐員徽章,即是印證。“我希望工作越來越紅火,好好幹下去,靠自己努力買房安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地方。”說到夢想,一臉的疲倦掩飾不住周正中眼中的光芒。

奮鬥是青年的底色

行動是最好的傳承

五四青年節,致·奮鬥路上的你

文稿由周成璐、趙詩雨綜合整理

編 輯:周成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