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8天的“零”奮鬥——兗礦集團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著力抓好安全生產側記

“隱患就是事故,防治勝於救災,健康價值至上。”“安全管理要由防事故向控風險,由保生存向保健康,由人盯人管理向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管理轉變。”……這些引人深思的話,是兗礦集團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耳煤業)董事長孫守義對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也是該公司幹部職工多年來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恪守的信念和準則。

從2007年10月7日到2018年5月31日,發耳煤業安全生產4078天。

4078天,十餘年,對於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災害俱全”的煤礦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更多反映出發耳煤業人長年累月的堅守。

發耳煤業成立於2004年11月30日,屬兗礦貴州能化有限公司和貴州能發電力燃料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股份制企業。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0萬噸/年,一期設計生產能力為180萬噸/年,服務年限48年,2009年底建成投產。

和大多數地處西南腹地的煤礦一樣,發耳煤礦地質條件複雜、瓦斯含量高、開採難度大,安全管理難度更大。面對這樣錯綜複雜的安全生產形勢,自礦井建成以來,發耳煤業人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管理、裝備、培訓並重的原則,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瓦斯治理為重點,時刻保持安全工作嚴抓細管的高壓態勢。

“安全生產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孫守義說,健全體系,完善制度,認真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

為了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發耳煤業設置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足配齊安全管理和監督人員,修訂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細化安全風險責任追究和獎懲考核措施;強力推行現場安全確認制度,堅持領導幹部24小時跟班帶班制度、現場安全生產紅黃牌管理規定,做到一事故一分析、一處理、一通報,從嚴從重處罰“三違”人員和不履職人員;每個季度在採煤、掘進、輔助三個專班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精品工程達標競賽活動,調動創先爭優的積極性,牢固樹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負責”理念,從嚴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創新實施專業評差和末位警示考核制度,確保安全生產標準化內涵提升、擠水升標和動態達標;開展“幹部上講堂”、每日一題、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動,提高幹部職工業務技術水平和自保互保能力,為實現礦井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井下現場是安全生產的“前沿”,現場安全管控重於泰山。發耳煤業創新管理模式,賦予班組長對現場作業有安全生產決策和組織指揮權;有檢查職工安全作業情況,抵制上級違章指揮權;有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安全評估驗收權;在安全隱患沒有排除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時,有拒絕開工或停止生產權;對本班組員工不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和無證上崗的員工有停止作業權等“五項權利”。提升了班組安全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力、自覺抵制“三違”行為的能力、業務保安能力、現場隱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和防災、避災和自救等應急處置的能力,實現了安全管理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好、生產任務完成好、材料節約好、勞動防護好的“五好班組”。2017年以來,90%以上的班組杜絕了人身事故。綜採一區生產一班、綜採二區生產一班分別榮獲“貴州省工人先鋒號”、“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

加強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必要保障。發耳煤業樹立“無人則安、人少則安”理念,堅持“重裝備、自動化、用人少”發展方向,堅定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發展道路。

“安全上,該投入的必須得投入,經濟再困難,不能短安全,我們投入安全生產的資金逐年增加,2010年以來,每年投入安全的資金多達5000多萬元。”孫守義說,從2017年6月以來,該公司投入3600餘萬元,同時實施綜採工作面智能化、生產輔助系統信息化建設。與北京天地瑪珂、兗礦西安科技公司合作,完成了31004智能化綜採工作面和生產輔助系統信息化7個子系統建設項目,實現了煤礦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的有機“嫁接”。不僅提高了礦井安全保障能力,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而且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安全高效開採和減員增效的預期目的。

同時,發耳煤業還圍繞預防機制、文化引領等,健全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借鑑和吸收先進安全文化建設經驗成果,全方位、無死角有效預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發生,為實現“零”工傷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