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集團東灘礦:72小時鏖戰煤流咽喉關卡

說起4月30日至5月2日的鏖戰,兗礦集團東灘礦運轉工區副區長劉正軍至今感觸滿滿:72個小時啊!為完美更換主井箕斗的夥計們自豪。

“五一”期間,本該休息的東灘礦運轉工區幹部職工卻主動要求加班,對主井“心臟”1#提升機箕斗進行整體更換。

主井提升系統是煤流從井下見得陽光的最後一道關卡。受制於服務年限及正常服役損耗,該礦主井1#提升機箕斗每隔六年就要進行一次更換。

六年時間,有青年人成長為中流砥柱,也有經驗豐富的老師離崗退休。每次更換,都面臨人員調整難題,也成為近一代技術人員新老交替、技術傳遞不容錯失的大好時機。

東灘礦為了保留寶貴的技術流程資料,此次專門安排黨群工作科的記者黑白相繼,全程記錄整個過程。

大檢修前的重頭戲是更換箕斗的準備工作,劉正軍和井筒維修班的技術人員聚在一起商討重點工序。

指揮現場校對新箕斗結構裝配尺寸、焊好滾輪罐耳基礎座、調整固定罐耳墊片、防變形加強筋、檢查十層30t行車電氣及機械完好狀態……精細的前期準備絲毫不容有失。

“空間很小,但是每個箕斗都體型龐大,甚至重達20噸以上。前期位置的選擇和設備檢驗,能夠儘可能減少復工的可能。一個點打晚了,箕斗多進去了一點,再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都會帶來很大的時間成本。幹起活來,兩三個小時根本感覺不到,一皺眉的功夫就過去了。”劉正軍對細節的重視大大超出了記者的預料。

下午3:00,一切準備就緒,起吊工作介入正題。

確定1#提升機新舊箕斗都從主井塔南大門進出後,劉正軍指揮現場在主井口設置主吊點、副吊點、輔助吊點三個吊點,首繩卡留在八層提升孔處的工字鋼樑上,尾繩吊留在井口鎖口樑上,封好井筒,並利用主吊點和副吊點,副吊點和輔助吊點相互配合,使新舊箕斗傾斜進出井筒。

首先更換的是B箕斗。整個施工過程需要拆裝的罐道極多,從供需拆裝三根穩罐罐道,到八根運行罐道、十根橫樑,都需要施工人員對拆下來的罐道進行標註方便安裝。走完複雜繁瑣的“繡花活”,最大的難題進出新舊箕斗成為第一道攔路虎。1#車B箕斗尺寸重量較大,達到了22460kg,在略小的施工作業現場如蜷縮在寵物籠裡的巨獸,在滑車、行車、吊車、小絞車相互配合下才能使箕斗一點點擦著籠邊挪進井塔。

第二天上午10:40分,B箕斗成功更換完畢,首次參與的小夥們提振了不少士氣,也讓劉正軍鬆了一口氣:“還算順利,雖然有幾年沒有做過這個工程了,不過我們這些老傢伙可一點都不生疏,小夥子們也精力旺盛,再加把油!”

晚上9:30分,A箕斗開始忙碌的準備工作。同樣的流程,同樣的操作,伴著更加充沛的信心,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愈加得心應手。各崗點職工目注心凝,調整軌道、打點聯繫。工區技術人員反覆現場確認指導,公司和礦領導也盯在現場寸步不離。

第三天,主井箕斗順利更換完畢。現場的幹部職工都鬆了一口氣。更換人員下來休息,調試人員緊接著頂上。大活看似幹完了,調試驗收這道關鍵關口其實才剛剛開始。

兩箕斗靜平衡、側罐耳間隙調整、箕斗與井筒裝備及定量倉卸煤口間隙、井塔三層、井口、井底裝載專人監視……直到手動提升半小時,卸載司機仍然在跟班監視,提升機司機也設專人監護儀表、指示顯示狀況,大筒工、機電修人員持續跟蹤現場。

72個小時不間斷作業,鐵打的主井箕斗更換工程,流水的兩班倒“克難工兵”。直到看著恢復正常生產,運轉工區區長劉亞露出笑顏:“有這樣的職工,什麼的困難咱也能克服!”

掃碼在手機端打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