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青春的逆行

他們

是成都市屬公立醫院首支派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

是高速出口的防疫衛士,守護城市“大門”

是社區疫情防控的先鋒,築牢社區“防疫牆”

是科技戰“疫”的硬核擔當,為城市“復甦”貢獻力量

是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一往無前的逆行者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是廣大青年朋友的節日。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為全市廣大青年建功立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讓全市廣大青年夢想成真的前景更加光明,當前,全市廣大青年正不負時代機遇,爭做時代先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勤於學習、勇於實踐、銳意進取,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貢獻青春力量。

本報今天推出全市青年典型專題報道,全面展現成都青年和“蓉漂”青年群體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東進戰略、新經濟等方面的青年力量和青年擔當。

成南高速青年志願服務崗:

戰“疫”集結,青年志願者在一線

奋斗!青春的逆行

成南高速青年志願服務崗

奋斗!青春的逆行

成南高速青年志願服務崗協助開展對回蓉人員的疫情排查工作

只因同一份戰“疫”決心,8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志願者主動放棄春節闔家團圓的時光,齊聚成南高速青年志願服務崗協助開展對回蓉人員的疫情排查工作。

他們站在檢查卡口,對成南高速出口的車輛進行“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全覆蓋地測量體溫,向司機分發防疫宣傳資料、提醒他們佩戴口罩等。志願者們和民警一同不分晝夜24小時輪班堅守點位。

崗位風大、溫度低,尤其是夜間,額溫槍因低溫不能正常顯示,志願者們想辦法,搬來了暖桌墊和油汀,額溫槍又可以正常工作了。在崗位上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 8個人並肩作戰,其實早已成為了真正的“戰友”。

成南高速青年志願服務崗的事蹟只是這場戰“疫”中全市各級團組織的一個縮影。成華區團委向全區各級團組織和青年發出“行動令”,積極動員全區40多個直屬團組織和600多名團員青年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強化宣傳發動、投身志願服務,迅速組建區巡警大隊青年突擊隊、區疾控中心青年突擊隊等31支,團結動員1000餘名團員青年奮戰在全區交通、醫療、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防控一線和復工復產重點領域,全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90後、00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聽從指揮、迎難而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轉化為務實的行動,帶著更深刻的感悟篤定地行走在抗疫的道路上,把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內核、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守望相助的共同體意識踐行得淋漓盡致,讓青春之花綻放在了祖國、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馳援武漢,青春在“疫”線綻放

奋斗!青春的逆行奋斗!青春的逆行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援鄂青年突擊隊出發前合影

2月2日,市三醫院青年突擊隊迅速選派19名醫護人員組建市級公立醫院首支醫療隊馳援湖北。2月5日,再次選派1名急診科護士抵達武漢,隨國家(四川)應急救援隊開展醫療救治工作。青年突擊隊員來自呼吸、重症、消化等多個相關科室,黨員佔到36.8%,團員團幹部5人,平均年齡30.9歲,最小年齡者僅24歲。

抵達武漢後,青年突擊隊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病房。在抗擊疫情戰場上,重症病房是火力最密集的主陣地,高齡病人佔了多數,除了新冠肺炎的問題,還伴有諸多基礎疾病。“有困難,一起上!”隊員們以實際行動展現先鋒力量。他們持續發揮技術所長,通過對患者進行分層診治、多學科MDT會診,提供個體化的治療護理方案,救治了大部分面對死亡威脅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為戰疫勝利持續輸注成都力量。

12名突擊隊員在“疫”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用實際行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其中,2名隊員表現突出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3名團員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

50余天的持續戰鬥,救治100餘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及經手管理1042名方艙患者,所在四川省醫療隊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

社區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李洋:

靠雙腿“跑”出網格居民的大數據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的身影。1997年出生的李洋,是金牛區最年輕的社區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身為團員青年突擊隊的一員,李洋一直勇挑重擔、衝鋒在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她不僅以青春的擔當再次詮釋志願精神,也讓社會核心價值得以充分彰顯。

工作中,李洋挨家挨戶敲門排查,將居民信息逐一登記,指關節因多次敲門而紅腫發疼。短短3天內,她摸清了所負責網格的374戶居民、32家店鋪、762名居民的基本情況。為網格內居家隔離的7戶16人送生活物資,處理生活垃圾;在防護物資異常緊缺的時候,她還悄悄將自己省下來的一次性手套送給院落裡負責消殺的志願者。連續工作40多天,手機裡兩萬以上的步數是常態。

由於服務熱情高,態度認真負責,李洋很快得到了各隊志願者的信任,協助組織成立了院落封閉管理值班組、居家隔離服務組和信息宣傳組等4支專項志願小組。在日常志願服務工作之餘,分析整理了在工作中收集到的問題並不斷改善工作方式,優化登記表格。利用青年對電腦熟悉的優勢,製作排班安排表、制定服務方案、整理比對住戶信息、組織隊員開會、規劃工作重點,整理了一套方便隨時查詢的電子工作表。

李洋是許許多多挺身而出、奮戰一線的青年志願者的一員。在金牛區,當地團委開展了金牛區“天使守護行動”“週末衛生大掃除”等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關愛防疫一線醫療衛生人員未成年子女、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凝聚起守望相助、共抗疫情的青春正能量。同時,發佈“金牛青年志願者招募令”“金牛青年突擊隊集結令”,引導團員青年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各級團組織動員了青年志願者200餘名,組建青年突擊隊40餘支,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成都攜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洋:

撐起科技戰“疫”的硬核擔當

今年36歲的劉洋是成都攜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公司黨支部的統一部署下,團支部帶領公司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全力協助黨政機關、深入街道和社區一線崗位,利用“無人機+數字孿生疫情防控平臺”開展防疫戰“疫”支援保障服務,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為“科技防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洋帶領攜恩科技“青年突擊隊”,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積極協助黨政機關、街道和社區等單位,執行無人機“紅外體溫測量”“密集人群監控勸返”“地面站異常實時觀察”“防疫巡查宣傳”“防疫航拍”“防疫消毒”等支援保障任務,在成都、雅安、眉山、德陽、資陽5個市州12個區縣累計出動無人機328架次、防疫飛行248小時,取得了良好的現實效果,圓滿完成了防疫戰“疫”任務。

疫情防控期間,劉洋聯絡省青企協、川商總會青委會、成都青聯等10多個組織舉辦“無人機公益雲講堂”活動,旨在助力青年掌握過硬本領、促進就業,累計受眾超過10萬人次,引領無人航空新思維、開創無人航空數字運營創新發展模式。在科技戰“疫”的路上,劉洋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數字孿生疫情防控平臺”為決策部門預判疫情發展態勢、及時制定防控應對方案、豐富解決手段提供了可視化的綜合指揮管理系統。疫情穩定後,公司積極復工復產,無人航空產值較2018年同期增長98.3%、較2019年同期增長27.1%,實現逆增長。2019年,公司在雅安返鄉創業並取得成功,全年任務完成率為121.67%,稅收完成率為151%,超額完成稅收承諾。

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

讓城市“復甦”的步伐再快一點

奋斗!青春的逆行

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共有員工33人,平均年齡28歲。1月20日,這個年輕的團隊接到了我市關於凡涉口罩、防護服、電子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全力生產的通知後,生產線的工人停止休假,開始陸續返回。一面是測溫儀的大量需求,一面是生產線工人以及原材料的不足。為了推動企業復產,在政府的幫助下對接上了省上一家生產電路板的企業,產業鏈打通以後,凡米科技3天就完成了原材料的加工和供應,產量逐漸恢復。

“非常時期,保障物資供應是所有成都企業的職責所在。我們春節也會照常發貨,讓智能體溫計以最快的速度派送到用戶手中,協助政府、市民做好疫情防控。”為防控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是凡米小夥伴全力奮戰的原動力。疫情嚴重期間,凡米全體員工春節無休,連續一個月每天工作16個小時。

從1月底開始,凡米陸續給四川省及成都市應急局、疾控中心、醫院等地及相關部門提供手持式紅外測溫儀。1月24日,凡米體溫計幫助成都東客站篩查出9名體溫異常人員。凡米以專業技術助力防疫攻堅,生產線達到日產5000臺體溫計,四川省一二級響應期間(1.24-3.24)共生產51834臺,累計接受國家、省、市調撥10多萬臺。截至3月底,凡米數萬臺手持式測溫儀被提供給火車站、機場、高速公路等人流密集區域,也為企業學校復工復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瓏:

AI衛星融媒體合作傳播正能量

2月2日,人民日報推出了“50萬米高空看武漢”專題,宣傳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分享和傳遞疫情的重要事件和地理位置信息,讓群眾更加快捷、直觀瞭解疫情的發展狀態。這款專題基於AI衛星融媒體合作,其團隊夥伴之一便是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這款更加有用、實時、權威的疫情太空新媒體資訊,積極傳播正能量,引導效果好,微博話題閱讀量3.3億次,全網超4億閱讀。

王瓏作為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COO)、互聯網事業群CEO,帶領團隊開展基於搜索引擎技術的時空大數據平臺以及高併發的時相遙感影像索引展示平臺等技術的研發;積極探索基於AI衛星網絡的太空大數據,面向B/G/C端用戶,提供互聯網化(雲化)、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王瓏作為融媒體產品製作的負責人,帶領團隊於2019年植樹節聯合人民日報推出了《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34年變遷》,全網觀看人數超過3000萬人次。2019年,國星宇航研發上線全國首個面向個人用戶的衛星互聯網平臺——直播地球APP,向C端用戶提供一扇閱讀新聞資訊的嶄新大門,融合衛星遙感影全新的閱讀方式,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地閱讀來自全球各地的新聞資訊,精準地掌控新聞和歷史事件發生地的詳細地理位置:2019年4月,王瓏帶領團隊5月與新華社合作推出了《衛星視角再現紅軍飛奪瀘定橋軍事奇蹟》;9月,利用“閃圖”首次發佈九寨溝雙時空對比影像,互動方式直觀呈現九寨溝的“舊傷”與“新妝”,推出交互式衛星小程序,帶領用戶“重走長征路解鎖新成就”。今年2月與新華社合作推出“衛星看疫情”系列視頻報道專題,在新華社客戶端的閱讀量超過400萬人次。本報記者 侯初初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