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公元1126年,即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第二次南侵,迅速攻陷汴京(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已经退位的宋徽宗赵佶与北宋皇帝钦宗赵桓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而后, 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的建策,在中原扶植南宋降臣刘豫建立伪齐政权,让其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攻宋战场,以期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域。同时为解除南宋对其占有的河东地区侧翼武力威胁,决心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遂将攻宋主要方向由东南转移至西北,以右副元帅完颜宗辅替代陕西都统完颜娄室为攻陕主帅,同时将由江南退至六合(今属江苏)地区的完颜宗弼军西调洛阳(今属河南),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最后,宋军与金军爆发了“富平之战”,这场战役以金军胜利,宋军失败而告终。

吴玠收集余部数千人退守入蜀要隘和尚原(今宝鸡西南)。绍兴元年(1131)十月,在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帅完颜宗弼所率10余万金军,因功授镇西军节度使。

当年吴氏兄弟镇守汉中,在汉中外围,金军在和尚原(汉中北部),饶凤关(汉中东北),仙人关(汉中西北)和宋军有三次大战。都未攻入汉中。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今陕西大散关)及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等地,重行设防,以阻金军。富平之战失利后,和尚原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在大散关之东,地势险要,属川陕之首要门户,位于宝鸡西南20公里,其地势之险要与大散关不相上下。

这时,吴玠、吴璘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担任保卫和尚原的任务。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金军为了打通进入汉中的门户,决定进攻和尚原。和尚原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和尚原战役最终以宋军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的率领下大败金军,取得了胜利。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南宋绍兴三年(1133)正月,金兵由金州(今安康)西进,陕西都统吴玠率精骑数千,抢占饶风关。宋军与金军在饶风关激战七昼夜,双方伤亡严重。后吴军撤回西县(今勉县),饶风失守。兴元(汉中)知府刘子羽焚兴元城,军民撤离人去城空。金兵入兴元后粮绝北归,吴玠率军于武休关截击,金兵死伤数千。绍兴四年(1134)3月,金兵精骑10万,向仙人关(位于略阳县西北)进攻,企图南进入川。吴玠率万余人与金军激战数日。后金军被迫退回凤翔府。吴玠率部在仙人关一直坚守到绍兴九年(1139)六月病死为止。吴璘及部将田晟、杨从仪等相继据守仙人关,金人屡攻不下,前后达三十多年。仙人关之战成为南宋抗金著名战役。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从此金国数十年再也不敢越过秦岭一步了。

南宋没有想像得那么弱,汉中抗金几场胜利之后金兵不敢越秦岭一步

吴 玠(1092~1139),南宋将领。字晋卿。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因为家乡有重武风尚,本人自幼一边读书,一边练武,不到20岁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尤其精通骑术和箭法,在乡里远近闻名。后来由于西夏军队入侵,为保卫家乡而投笔从戎。政和中期(约1114~1115年),在一次阻击夏军来犯的战斗中首次立功,升任进义副将。后来又因多次立功而被提拔为队将、泾原第10将和第2副将。 南宋偏安江南,金军大举进犯西北时,吴玠担任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在陕西都统制典珍的指挥下与金兵作战,屡立战功,升任忠州刺史。建炎三年(1129年),朝廷任命大臣张浚为宣抚处置使,到陕西巡抚,非常看中吴氏兄弟,便把兄长吴玠提升为统制,胞弟吴璘提升为掌帐前亲兵。次年,吴氏兄弟同仇敌忾,在战斗中奋勇杀敌,大败金军主帅娄宿。这一仗打得金国大将撤离喝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边逃边哭,大出洋像,在金军中传为笑话,金军广大士兵在私下里,都以“啼哭郎君”讥称撤离喝。期间,吴玠、吴璘兄弟率领的这支宋军,在陕西境内有效抗击金军,成为阻止金军南下四川的劲旅,被南宋朝廷视为西北的柱石,最后把陕西战场的军事指挥大权完全交给吴玠,任命他担任陕西诸路都统制。吴玠在总结对金兵以骑兵为主力的作战实践时,发明了“驻队矢”的新战法,即以弓箭兵轮番群发而制骑兵的战法。绍兴元年(1131年),金军在主帅金兀术的指挥下,以10万大军直扑陕西渭州、宝鸡等地。吴玠、吴璘兄弟率部迎战,运用“驻队矢”战法,打败金军,兀术本人也中箭,侥幸逃命。朝廷奖励吴氏兄弟,封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第二年,又把陕西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吴玠,授他兼任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军事。不久又加任检校少保、兼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撤离喝再次率10万兵马重新向陕西进攻,战略目标则是拿下陕西,进军四川。吴玠、吴璘等将领分东西两路阻击金军,经过2个月浴血奋战,宋军以少胜多,不仅守住原有阵地,还恢复了凤、秦、陇三州土地。捷报传到宋京,朝廷再次破格提升吴玠为川、陕宣抚副使,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节度使。吴璘也由防御使升任定国军承宣使。

吴玠由一个乡村读书人参军,从保卫家园到捍卫国土,在陕西与金军作战10年之久,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无数次,身上伤痕累累,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媾和停战,宋廷为嘉奖吴玠在陕西的巨大战功,授予他特进、开府仪司三司,升任四川宣抚使,仍然继续节制陕西阶、成等州军务。同年,吴玠病逝在陕南前沿阵地仙人关,享年47岁。朝廷赠少师。后追封为涪王,谥“武安”。地方官民为了纪念他,在他去世的仙人关专门给他修建一座庙宇,命名为“思烈”,用以寄托人民的哀思。

史家在评论时认为:吴玠虽是一名军人,但在戎马倥偬中,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尤其偏爱史书。他把历史上孙、吴等军事名将的兵法都反复熟读,经典之处尽量记录下来,用以指导自己的军事实践。所以吴玠与一般武夫不一样,他们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深谋无虑,管理部队严而有恩,任用将领量能使用,官兵们都愿意跟着他去赴汤蹈火,大有古代良将的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