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

世界不會虧待願意主動陪孩子的父親,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陪孩子的父親。那個不陪孩子的父親,後來怎麼樣了?

先來看一組數據:調查顯示,高達77%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過3個小時。一歲以內的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所以他得到父親的陪伴時間最少。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

國家二級心理專家王小雷指出,爸爸陪孩子的好處有很多:

1、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2、令孩子情緒穩定獨立。

3、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

4、強化性別認同。

5、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三字經有一句,養不教父之過,不陪孩子的爸爸就是不盡責!有個現象很有趣,男人出門都是自己一個人抬腿就走,而女人第一反應就是該帶孩子去哪兒玩比較好。那些遊樂場、公園、超市都是媽媽在陪孩子,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

中國的爸爸們到底去哪兒了?酒桌、牌桌、ktv、健身房、各種娛樂場所到處都是瀟灑的爸爸,當然也有辦公室,培訓中心,或者開車去見客戶、出差的路上,為了家疲於奔命的工作狂爸爸。

馬英九說過,父親是一個銀行,發行知識,收穫愛。

父親給予孩子的陪伴等於知識,如果父親這所銀行裡存滿了陪伴的時候,他老了時可以收穫到孩子們滿滿的尊敬陪伴和愛。因為他精神上的富有是你給予的,所以他學會了如何去愛你。

如果父親在這所銀行裡面餘額不足,他老了的時候,只能做一個孤獨的老人,就算兒女們來看望老人,在感情上也無法給予太多愛,因為不親近已成習慣,習慣演變成自然。

大伯七十歲生日時,請了幾個親戚湊成一桌吃頓便飯,堂姐全程都在玩手機,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

飯後,大伯主動和堂姐說話,想和她聊聊最近的生活、工作,什麼話題都好,堂姐的回答卻是,“嗯”“啊”“哦”,表現極為敷衍。

大伯終於生氣了,他拍著桌子像年輕時候一樣的當眾教訓堂姐:“你還有沒有良心,老子過生日,你就知道玩手機,你還有沒有教養了?懂不懂尊重人啊!”

萬萬沒想到堂姐竟然懟了回去:“我小時候你從來沒有陪我看過一場電影,沒有陪我逛過一次公園。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愛,現在快40歲,還沒有結婚,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恐婚,我不想像媽媽那樣辛苦一輩子,卻吃力不討好,一輩子沒聽過丈夫對自己說聲謝謝!”

大家都愣住了,大伯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堂姐走了,這場祝壽宴也不歡而散。

世界正在偷偷的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當你躺在床上看手機,人為的屏蔽了和孩子的聯繫,不久之後,你將收穫和你同款姿勢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少年。

當你的孩子興致勃勃地和你講訴今天發生的趣事,你冷冰冰的打斷孩子的話,轉而看向電腦或電視,不久以後你將收穫一個電視控的孩子,思想不集中,上課開小差,成績不優秀。

當你的孩子需要你陪她出去運動,你拒絕了,理由是你要加班、陪客戶,她會覺得錢比她更重要,你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是一個性情冷漠、利益至上的工作狂。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爸爸們習慣了把孩子甩給媽媽,今天你在陪孩子的問題上所偷的懶,明天就會變成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你臉上。

長期缺父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包括父親在內。這世界正在偷偷的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父親前半生的懶惰,會造成父親後半生的孤獨。

從現在開始,放下手機、關掉電腦、手機,停止加班、不去應酬,給孩子一段屬於你和他兩個人的父子時間,聽一聽在孩子心目中你是什麼樣子的爸爸,保證你會淚流滿面。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