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奇才畫家張擇端,在北宋畫壇只是個小人物

對於張擇端的身世,史書上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千百年來一直是個難解之謎。根據《清明上河圖》金代張著的跋文得知,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出生於崇儒之家,活動於北宋後期。他幼好讀書,長成後赴汴京求學,以求科舉士進,未果後改學界畫,尤長於舟車、市橋、郭徑以及活動於其間的人物,形成其風俗畫的基本特性。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張擇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奇才畫家

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尚存爭議)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原版的《清明上河圖》,就在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留給我們的瑰寶,當時的皇帝宋徽宗是個書畫大家,當時張擇端呈送給皇上時,宋徽宗並沒有看上眼,隨手轉贈給了向太后之弟向宗回。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是一幅舉世聞名的現實主義風俗畫卷,不但藝術水平高超,而且圍繞著它還有許多有趣的流傳故事。千餘年來,此畫聲名顯赫,廣受青睞,仿摹者眾多。如今,各地公私藏家手中還有許多摹本和偽造本。然而,真本畢竟只有一幅。經過眾多學者的研究,大家意見基本一致,認為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先來個3D版的熱熱身,好戲在後頭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千餘年來,此畫聲名顯赫,廣受青睞,仿摹者眾多。各地公私藏家手中還有許多摹本和偽造本,有人統計,現存《清明上河圖》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臺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盛世危圖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狀況,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清明上河圖》雖然場面熱鬧,但表現的並非繁榮市景,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官兵懶散稅務重。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盛世危圖

從表面上看,畫家集中概括、客觀表現了開封城清明節期間的繁榮景象。但是,他沒有粉飾太平,而是在描繪表面繁盛的背後,流露出對北宋末期社會的陣陣隱憂。

畫家以現實主義的精神和悲天憫人的意識揭示出當時隱藏著的一些社會矛盾,折射出對宋都城防缺失、消防殆盡、軍心渙散、文武相爭等弊病的擔憂,而這個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勁敵正在厲兵秣馬,伺機攻克這座不設防的都城,北宋滅亡,已在旦夕之間。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盛世危圖

昏庸的宋徽宗得到此圖後,並沒有認識到其中的警示含意,未能理解張擇端的良苦用心,而是將圖轉贈給了向太后之弟向宗回。說到此,可以想見金兵入侵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看來張擇端早有預警。

《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在藝術上,全卷採用散點透視,結構分明且互有聯繫。張擇端對碼頭生活和漕運活動最為熟悉,甚至包括其中的生活細節,如對桅杆的形狀、堤岸的結構、船橋的構造等等所作的描摹都符合物體自身的結構,特別是駁船因不同的載重量呈現出不同的吃水程度。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清明上河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該圖的建築和舟船並非嚴格意義的界畫,畫家並未全部使用界畫工具,一些是徒手繪成,風格精雅而堅凝,使建築、舟橋的線條充滿韻味,全無板滯之弊。其界畫功底和山水筆墨勝於人物,人物造型生動稚拙而富有生活情趣。畫家的藝術格調凝重厚實、沉穩大度。代表了宋代市民階級中學人階層的張擇端在接受宮廷藝術之後,顯現出審美的多元性,故其藝術內涵之深、意蘊之厚,後人難以企及。

清乾隆摹本清明上河圖完整全畫卷,值得收藏哦

清明上河圖,一張圖完整展示高清圖您未必看過,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