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关注:东北振兴之困

Kopu导读:东北经济扯上家常餐桌来源于今年东北地方发不出养老金了,工业的衰落,年轻人的出逃,税收减少,市场表现太弱,而政府很强,这是东北几十年来的痼疾。东北的振兴,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实业企业,能够挽救东北经济的企业家,当然更需要适合企业家大展拳脚的肥沃土壤。

与东北萧条不同的是南下深圳的灯红酒绿,热闹繁华。东北和深圳拿来作比较已经很长时间了,唱衰东北经济大多把原因归咎于东北人不行,但这些人不清楚的是,深圳早期中高层官员大都是从东北来的,东北深圳可谓是一家亲。

当时的深圳刚成立特区,干部急缺,改革开放之初,辽宁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转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人瞧不上这个100公里之外的小渔村。而东北,恰如今天的广东浙江上海,从东北就调去很多干部。1978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占据前十的东北有4个,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现在火的一塌糊涂的杭州、成都、青岛、南京、苏州,都不见踪影。然后果真是40年河东,40年河西,在2018年上半年的GDP里面,东北城市里,大连最好24名,沈阳、长春、哈尔滨均在30-40之间。而东北三省GDP占全国比重由1990年的11.7%下降到今年的6.7%,将近一半,可见东北的衰落。

Kopu城市关注:东北振兴之困

为什么同样是东北干部,深圳风生水起,而东北却难以扶起?

Kopu解读:深圳市场富有经济活力

去过深圳的,都惊讶于深圳速度,到过前海的,都惊诧于前海模式。很多人总结了一堆创新,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但其实,总的来说,原因在于政府轻权力,市场重企业。

在前海,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和开发区的企业人员,可以互相流动。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想象。毕竟,身份是中国最大的鸿沟。

彼时的深圳在全国招聘干部,大批东北干部南下,抱团闯深圳。深圳是一个真正的移民城市,早期都是私营企业,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深圳商会,大家就合计一件事,怎样发企业搞好发大财。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有私营企业家的不懈努力,政府部门也积极奋战在经济建设第一线。

Kopu城市关注:东北振兴之困

深圳经济的振兴,首先是办事易、规则明。在深圳,法律范围规定可以办的事情,在窗口基本上就可以办结;第二是税赋低、负担轻。由于企业较多,税务部门任务繁重,税管员忙不过来,加上只有2000平方公里,财政负担并不重,所以企业赋税很低。

Kopu解读:东北经济不断下滑

40年来,东北经济不断下滑。归根结底,是改革的步伐慢了,和市场、法治的路子远了。夸张点说,走了一条和深圳完全相反的路。

首先是法制环境不佳,另外政府机构急剧膨胀、政府强势。与深圳私营企业遍地开花景象不同的是,东北事业单位遍地开花,市场整体大环境不佳,企业发展环境当然欠佳。这样的环境下,东北百姓选择了用脚投票、"到体制里去",到政府机关去、到国企去,成了当地主流文化。创业意识淡薄,创业氛围欠缺。这样的氛围下,不难想象很多东北年轻人口外流、资金外流、企业外逃、人才东南飞,这些现象的必然性。

Kopu城市关注:东北振兴之困

东北今日之困境,非一日之寒。东北其实在沿海、区位、腹地、基础上都具有先天优势,必须来一次真正意义上大刀阔斧的改革,来改变东北营商的盐碱地,我们需要让发达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区和东北对口合作,需要从发达地区大批调配干部到东北,但更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让企业生根发芽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