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前不久,一家中國遊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因為住旅館引起的事,鬧得沸沸揚揚。我正好這一年來去過幾次斯德哥爾摩,遊覽了斯德哥爾摩,有感想記錄在下。

由70多座橋聯接14座島和一個半島組成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被譽為北歐威尼斯。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斯德哥爾摩市容

我是分別乘郵輪旅遊和坐飛機出差來斯德哥爾摩的,感覺它的市容比較大氣,上檔次, 既有精緻的意大利建築風格,又透著北歐粗獷的豪氣。比其他的北歐國家,如丹麥,挪威和冰島,瑞典從整體上講更接近歐洲大陸。

原來因為工作的原因,要經常跟瑞典人打交道。公司為了幫助北美的員工能夠更好地與瑞典人交流,專門請了一個嫁給瑞典人,在瑞典生活了許多年的老美大媽給我們上課,講解瑞典文化,讓我們瞭解瑞典人辦事的做法。這位老師以下面一個例子說明北歐人之間的個人交流非常有限。

話說兩個瑞典人到酒吧喝酒,要了酒後,A君對B君說,今天天氣不錯,B君沒有搭腔。喝了幾口酒後,A君又對B君說,昨天的足球比賽很精彩。這時,B君臉色掛下來對A君說,你叫我來是喝酒還是聊天?

老師講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是北歐人不像老美直來直去。在跟瑞典人開會做演示或者交流時,如果瑞典人說OK或者點頭,這並不表示他們同意你的想法和建議,那個姿態只是表示“我聽到你說的了”, 並不表示我就同意你說的。

坐郵輪來的那次,郵輪停靠在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港口。從郵輪停船的港口到斯德哥爾摩約60公里,船上提供來回的車子要$50/人。我們根據當地旅遊部門的建議,走1.5公里到鎮上,買斯德哥爾摩一天的公交通票才$16/人。一上火車,發現滿車乘客都是船上的。

一下中心火車站,走路先奔斯德哥爾摩市政大廳。參觀市政廳內部須購買門票,並必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按票上指定的時間入內參觀。我們運氣還不錯,買到幾個小時之後的票。稍微晚一點趕到的郵輪旅客,就沒有買到當天的門票。

市政廳建於1911年和1923年間。大樓被兩個大型廣場、一個外庭院和一個室內大堂包圍,共由8百萬塊紅磚築成。明明是紅色磚樓,卻被稱之為“藍色大堂”(Blå hallen)。這是因為 建築師原本打算把室內大堂設計成藍色的。這樣四周牆上的顏色自然地跟靠近屋頂天窗透進來的藍天融洽成一體。建好之後沒有塗色之前,人們覺得紅磚很漂亮,就改變主意,沒有把牆塗成藍色了。

“藍色大堂”最著名的活動是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晚宴。但是花$15入門看樓裡內部,肯定不只是看這空曠的宴會大廳。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藍色大堂

二樓滿壁盡是黃金甲的“金色大廳”才是市政廳旅遊點的賣點。它用的可是正兒八經的23.8K黃金碎片。其豪華程度,堪比拜庭東羅馬帝國式的皇宮。原來的“金色大廳”只是由花崗岩和其他石頭建的。1917-1919年之間,用了一位匿名者捐的30萬瑞典克朗(相等於現在550萬美元),改建成了現在用黃金碎片和玻璃裝飾的大廳。每年諾貝爾獎晚宴之後的舞會就在金色大廳舉行。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滿牆壁的大型彩繪壁畫給人以視覺上絕對有震撼的效果。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金色大廳裡的“梅拉倫湖女王”畫像

金色大廳正面牆上畫的是“梅拉倫湖女王”。按中國人的眼光,女王被畫得有點古怪。傳說她是斯德哥爾摩的守護神。畫中,女神看起來很仁慈, 但是,她的頭髮太像美杜莎(古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她端坐於寶座上,雙目圓睜,左手捧著王冠,右手執著權杖。懷中立著象徵瑞典和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腳下是波浪滾滾的梅拉倫湖水。女神腳下有兩撥人群,分別從左右兩邊走近她。右邊是歐洲人,左邊是亞州人,其中還有一穿著清代服飾的中國人。這幅鑲嵌的壁畫上有代表世界各地的符號和地標,象徵著和平溫和的斯德哥爾摩,由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結合而生,是東西文化彙集的地方。

市民可以在市政廳領取結婚證書。週六中午到下午6點,預先安排好時間的新郎新娘可以在市政廳的橢圓房裡舉行結婚典禮。不過,這個房間只能容納15人,整個婚禮儀式只有5分鐘。在這個莊嚴著名的市政廳搞個結婚儀式也是滿有情調和紀念意義的。

當然市政大廳裡有市議會開會的地方,市民可以旁聽。現在開會有實況轉播,來現場聽的民眾就很少了。如今每月有一個晚上市議會在市政大廳開會,主要是由業餘大媽組成的議會在平民和媒體的監督下討論,並且通過斯德哥爾摩市的議案。這種開會的規模好像小區開居委會似的。在這種平民和媒體監督的制度下,官員貪汙腐化比較難以流行。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市議會廳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從市政廳外面的庭院看市區

市政廳外面的庭院也非常值得逗留。有一次出差住在斯德哥爾摩的萬怡酒店,下班後先直接到老城,找個風景好的地方吃飯。然後,走回酒店的路上要經過市政廳外面的庭院。傍晚,遊人很少,在空曠的庭院隔水眺望斯德哥爾摩城區,風景這邊特好。另外,這是個市政公園,可以搜索到免費的無線網。晚霞下,微風吹著,看看景,感覺很爽。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找個有風景的地方坐下來吃飯

游完市政廳後,過橋就到了斯德哥爾摩老城。據史料記載,大約在1252年,斯德哥爾摩是鐵礦交易的一個重要地點。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在瑞典語中是指木頭(stock)和小島(holm),這座小島就是現在的老城。

老城除了皇宮外,其他的著名景點是各種教堂和老城廣場。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有各種教堂,這個窄巷後的是德國教堂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裡的皇宮

老城廣場是一座典型的歐洲中世紀城鎮廣場,一邊是諾貝爾紀念館,一邊是有歐洲特色的彩色老建築,廣場中間有一座噴泉,提供涼爽的飲用水。我每次來廣場,尤其是炎熱的夏天,都要用手接一下水喝一下。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廣場一側是諾貝爾博物館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廣場的噴泉

老城廣場最著名的事件是發生在1520年11月的大屠殺。

那個時候,瑞典在丹麥國王統治下。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不善待瑞典人民,引起瑞典貴族們不滿,妄議國政。丹麥當政者在3天內殺了90人。 這場屠殺,激起民眾反抗,最終推舉了逃脫了屠殺的古斯塔夫·瓦薩(一世)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瓦薩的父親沒能逃脫,是被殺的人之一。

由古斯塔夫·瓦薩(一世)開創的瓦薩王朝是瑞典崛起的朝代。在這期間,瑞典成為北歐強國。芬蘭在1809年前是屬於瑞典的。在1809年的瑞俄戰爭中瑞典輸給俄羅斯,芬蘭被分割出去歸於俄羅斯。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窄巷

老城有很窄的巷,高高的牆之間一條細縫,宛如一線天。如果你不懼怕狹窄空間的話,可以去穿走窄巷。

瑞典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兩次世界大戰都沒加入,只是販賣軍火而已。二戰中成了德國主要的鐵礦砂出口國。瑞典在斯堪的納維亞三國中工業實力最強。納粹的種族理論把北歐人與德國人認同屬雅利安民族,算優等種族。德國覺得攻佔瑞典不能獲得面對英國、蘇聯等國家的戰略優勢,所以就沒有過動武瑞典的心思。正因為如此,不少被迫害的猶太人通過瑞典前往美國。

正因為沒有遭到炮火之難,瑞典國家很有錢,人民福利很好。我第一個認識的瑞典人是在讀研究生時,從瑞典來的訪問學者。他那半年在我們實驗室裡使用儀器的期間,他一家人都跟著他來美國生活,全部費用由瑞典政府出。我對他做一個南美國家的項目覺得奇怪,因為這個項目從學術意義上講,不是主流的,意義不大,就問他為什麼不選擇其他地方的項目,做出來的成果會更吸引人?他說,他申請的是瑞典政府做國外項目的基金,沒有限制那個國家。他只是想去南美看看,就申請了做那兒的項目。他還說,如果我有好的項目,包括中國的,他可以以後申請項目,我們一起合作做。

當時對瑞典人的印象就是金髮白人,英語有點口音,但是交流沒有問題。

充分利用公交通票,看完舊城後,又坐渡輪,有軌電車,到了另一個景點,瓦薩(Vasa)博物館 。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船型瓦薩(Vasa)博物館

瓦薩(Vasa)博物館展出一艘十七世紀的炮船,沉睡海底333年後打撈出海。瓦薩號近70米長,50多米高,寬近12米,10副帆,裝備64門大炮。其規模和配備為當時全球第一流的。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打撈起來修復後的瓦薩(Vasa)輪

可笑的是這艘當時最大的戰艦之一,因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瓦薩一世的孫子)的催促,無奈於1628年8月10日啟航。這艘花了兩年時間,耗資2.25億瑞典幣建造的當時巨無霸戰艦, 首航開出約1300米就一頭栽入海灣。船上50名水手船員,包括2名女人,數以千計的精美雕刻和藝術品,被扣在船下,沒有來得及逃脫,和船一起葬身海底。

顯然,船的設計有問題,船體不夠寬,壓船石放得不夠。雖然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啟航,但海灣上畢竟有風。風一吹,船就搖晃過度,超過了能夠容忍的船體傾斜程度,不能恢復平衡,導致沉落。船的設計,建造有問題可能是因為當時承包的頗有經驗的荷蘭造船大王生病過世,實際主持建造瓦薩船落到了他的助手。在建造過程中,有許多設計上的修改,沒有按照原來的設計。

儘管有120噸壓船石,還是不夠。壓船石少是沉船的原因之一。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這樣的壓船石太少了

瓦薩的船長接受這個船前後,仔細檢查了船,覺得它的穩定性不好。所以,船長請了當時的海軍元帥來看他的演示,說明船有問題。船長讓30個水兵在甲板上來回跑。他們在船上的跑動造成了船的劇烈滾動。海軍元帥擔心士兵們繼續跑下去會把船搞沉, 就讓水兵們停止跑動。但是,海軍元帥在國王的催促下,沒有膽量把問題反映給國王,還是命令船長按計劃開船。

船下沉之後,政府專門進行了調查,尋找原因。調查人把罪歸結到死去的承包商造船大王。凡正是人死了,無從對證,找個替死鬼,保護活著的人。

因為是國王指定的項目,瓦薩號內裝奢華。船體用的主要是橡木,耐水耐腐蝕。瓦薩號的船頭好像突出的鱷魚嘴頂著一頭金獅,船尾雕著代表瑞典王國的徽章。船身四周有聖像、勇士、猛獸裝飾的炮眼。博物館展示的打撈上來的衣物、兵器、大炮、工具、硬幣、餐具、食物、飲料,如實地記錄了瑞典17世紀早期的海戰規模,造船技術以及日常生活。

船身四周有各種各樣的雕塑。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船身四周有各種各樣的雕塑

船上用的炮彈,主要作用是砸破敵艦船表面。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船上用的炮彈

當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號稱北方雄獅,欲把瑞典打造成歐洲強權,下令建造數艘戰船稱霸波羅的海。當時正在進行的和波蘭的戰爭即是堂哥,堂弟之間的家族內拼殺,也是基督教各宗派之間的意識形態戰爭。這條船上有許多雕塑,把瑞典國王打扮成類比聖人似的羅馬帝國皇帝,有些雕塑用於矮化,醜化波蘭人。船沉落之後,民間流傳謠言,說是船主造船用了從波蘭進口的橡樹木材,波蘭人從中做了手腳,導致船的下沉。

船下沉容易,打撈上岸可不容易。300多年過去了,連下沉在什麼地方都沒有記錄了。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有人才在斯德哥爾摩港附近找到了瓦薩號沉船的位置。找到船後打撈困難巨大。1961年4月,潛水員橫穿船體開了6個通道,用粗的鋼筋繩子把船體吊起來。船上泥沙堆積,整個船重700噸。

船體在海底保存得不錯。打撈起來後,做了許多清理,重建工作。現在看到的是恢復了98%原樣的船。政府為此專門建了這個外形為船的瓦薩博物館,讓世人有眼看到300多年前的巨輪,讚歎十七世紀的造船工藝之高。

瑞典是北歐對難民最友好的國家。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它的生育率低,必須補充人口,另一方面,是它近代沒有受到外來武力的危險,人民一直處於和平狀態,國家也很富裕,對其他人類的受難極為同情。我在瑞典坐出租車或者優步,司機都為非洲或中東來的移民。旅館裡打掃,收拾房間的服務員也是外來移民。這些移民填補了社會運作所需的簡單勞力。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巷子裡的德國教堂

瑞典曾經有過幾個世界知名的企業,如沃爾沃汽車公司,愛立信,伊萊克斯(Electrolux,廚房設備,電器),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aca,藥廠), 宜家家居(IKEA),H&M服裝公司。但是,這些傳統的公司在科技日益突飛猛進的時代下逐漸失去它們往日的光輝。我覺得,瑞典乃至整個北歐地區的高稅收,高福利的社會狀態沒有辦法能夠堅持下去。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很好的激勵制度,即使是有很豐富的資源,也是很難持續領先繁榮下去的。這幾個北歐國家雖然是被人羨慕的高福利國家,但是從國力和技術上看,不能不說是在走下坡路。再過十年去瑞典,可能看到的會是一個變化很大的狀態。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老城區一景

(完)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孤山」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見聞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