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圍殲桂軍「鋼7軍」失利,統帥陳毅寫信向全軍作檢討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兵分四路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在華東戰場以31個旅(師)組成三個集團,採取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逐步壓縮的方針,分三路向蘇中、淮南、淮北解放區進擊,計劃合擊華中解放區首府淮陰。

解放軍圍殲桂軍“鋼7軍”失利,統帥陳毅寫信向全軍作檢討

7月19日,中央軍委致電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和參謀長宋時輪:“徐州附近之作戰關係全局,如打得好,殲滅蔣軍東進主力,則我軍可以南打九十九及五十八等軍,可以切斷徐(州)蚌(埠)路,配合劉鄧大軍發展新局面,雜牌軍亦可能起來反內戰;如打得不好,則蘇中、淮北將處於困難地位”。接到中央電報的陳毅感覺到壓在自己肩上重擔,隨即積極尋找戰機, “決心在淮北打一、二次好仗”,“改變局勢”。

27日,山東野戰軍發起朝陽集戰鬥,斃傷俘敵5000餘人,收復安徽省的朝陽集、時村,直逼夾溝。此戰過後,國民黨軍左路及中路各部均縮踞曹八集、雙溝集固守。只有右路第7軍乘虛東犯, 2個師分佈於泗縣、靈璧一線和五河、固鎮、蚌埠等廣大地區。

解放軍圍殲桂軍“鋼7軍”失利,統帥陳毅寫信向全軍作檢討

陳毅、宋時輪經過分析認為:左路、中路敵人龜縮固守,難以分割全殲;右路敵人兵力分散並處於突出地位,易於被分割殲滅。所以,最後決心放棄原定打擊左路敵軍的作戰計劃,轉打右路敵人。

7月31日,陳毅、宋時輪電告中央軍委:“我軍決以主力向靈壁、泗縣找桂頑求戰,擬先消滅兩個團,再轉而進擊津浦路徐宿段”。雖然內部有許多同志持反對意見,認為在水大、部隊疲睏條件下攻城、打桂系均不妥。但陳毅聽取軍分區指揮員提供的錯誤情報:“泗城外壕水深不過膝”,加之顧及中央的命令,最後還是拍板決定調集主力19個團攻殲泗縣桂系兩團守軍。

泗縣,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古稱虹縣、泗州,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防守泗縣的是大名鼎鼎的第7軍,號稱“鋼7軍”,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隊,既是桂系部隊中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國軍中的精銳。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出名,戰鬥力相當強,戰術也很靈活,極不好對付。

解放軍圍殲桂軍“鋼7軍”失利,統帥陳毅寫信向全軍作檢討

本來以這些兵力圍殲泗縣守敵,即使桂軍能打也應該沒問題,然而當時正值暴雨季節,河多溝深的泗縣地區一片澤國。部隊在齊胸的積水中艱難行進,炮車無法跟上,彈藥大多受潮失效,官兵相當疲勞,並且由於部署變更倉促,未能組織各方面攻擊部隊之間的協同動作,致使擔任主攻的八師負擔過重,戰前沒有進行周詳的戰術偵察,倉促間就發起了戰鬥。

8月7日午夜時分,八師以5個營兵力發起攻城,連續爆破勇猛衝擊,不到10分鐘即突破大北門和西北門攻入城內。但守軍組織頑強反撲,攻擊部隊準備不足,未能及時打通兩突破口聯繫,又無有力預備隊和炮火支援。天亮後,守軍以猛烈炮火卡斷城內外聯繫,先對突入西北門的兩營瘋狂連續衝擊,八師部隊無防禦工事依託,傷亡甚重,陣地失去。爾後敵人又集中炮火、飛機、步兵打擊攻入大北門的兩個營,解放軍奮勇反擊,堅守城內陣地。當夜八師投入預備隊3個營接替,仍因力量不足難以發展,形成對峙局面。同時九縱在城東的攻擊未奏效,二縱因河水阻隔既不能攻西門又無法增援大北門。城內八師戰士與敵拼殺竟日,血流遍地,河水為之染紅,但仍然無法取得進展。戰鬥進入相持狀態,自然條件和敵軍態勢對解放軍越來越不利。8月9日夜,指揮部果斷下令八師停止攻擊,全部主力撤至睢寧以西地區休整待機。

解放軍圍殲桂軍“鋼7軍”失利,統帥陳毅寫信向全軍作檢討

由於主攻方向兵力不足,其他方向部隊受暴雨所阻未能機動轉用,經兩晝夜激戰,雖殲敵3000餘人,但泗縣城未能攻克,山東野戰軍亦傷7000餘人。使山野西擊津浦線的計劃流產,八師士氣受挫。

陳毅以一個偉大的革命家的胸懷與擔當,在10月4日給八師領導寫了一封信,正式承認了自己戰役指揮的錯誤。他坦誠自責,勇於擔當使全軍上下都認識到各自的不足,很快就達成共識,凝聚士氣,為以後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