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南昌起義軍在三河壩分兵後,最終遭遇失敗。在關鍵時刻,朱德站了出來,成為起義軍殘部的堅強領導。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南昌起義

當時,起義軍只剩1500多人,長短槍1000支,火炮全部丟失,全軍只有2挺重機槍。很多師、團指揮員紛紛脫離隊伍。部隊人心渙散,林彪當時和幾個連排長一道,找陳毅說要離開隊伍,另尋出路,而且勸陳毅和他們一起走:“你是個知識分子,沒有打過仗,沒有搞過隊伍,我們是搞過隊伍的,現在隊伍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了。與其當俘虜,不如穿便衣走。”

陳毅堅定地回答:“我不走,現在我拿著槍,我可以殺土豪劣紳,我一離開隊伍,土豪劣紳就要殺我。”陳毅嚴肅地告誡他們:“你們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我們繼續幹革命。隊伍存在,我們也能存在,要有革命的氣概,在困難中頂得住,個人犧牲了,革命仍然是有希望的。拖槍逃跑最可恥!”林彪後來看到當地的民團眾多,幾個人出走的話,很可能被民團槍殺,就沒有再提離開的事。

在這個關鍵時刻,在起義軍中本不是核心人物的朱德站了出來。他召集幹部開會,表示自己要堅決鬥爭到底。這時,

73團政治指導員陳毅、74團參謀長王爾琢也站了出來,贊同朱德的主張,表示要戰鬥到底。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朱德

這次會議後,南昌起義軍殘部才基本穩定下來了。雖然軍心暫時穩定了,但當時正處於低潮時期,四面八方都是敵軍。朱德為了保存火種,與自己在滇軍中的老同學範石生聯繫上,達成了合作協議。

範石生和朱德的友誼源於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讀書時,範石生與朱德、鄧泰中、楊蓁等人志同道合,結為金蘭之交。在辛亥革命時,兩人都參加蔡鍔組織的“重九起義”,後來又參加護國戰爭。

在站位上,範石生與其他人也不同。1921年,中山先生命範石生為北伐先遣司令,率部駐滇、黔、桂邊界。1922年隨滇軍東下,與桂粵軍配合收復廣州,迎中山先生返穗指揮。1923年,範石生升任第2軍軍長,授陸軍上將軍銜。中山先生當眾稱讚範石生:“軍中有一範,頑敵心膽戰。”範石生很贊同中山先生的主張,是其堅定的追隨者,和其他軍閥頗有區別。

所以,朱德找範石生聯絡時,範石生很爽快地收留了朱德的部隊。在人員建制不分散的情況下,將起義軍殘部改編為範石生滇軍的16軍47師140團,朱德化名為“王鍇”,擔任團長。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雲南講武堂舊照

通過這一方式,南昌起義軍餘部獲得了寶貴的休整。當時,朱德和陳毅鑑於大革命時期的經驗教訓,在部隊中充實黨員,加強教育,同時改變戰術,將原先的訓練方法進行了調整。比如,原先的行軍隊形常常是“一線式”,經過戰鬥實踐,起義軍改成“人”字形。

但由於叛徒的出賣,張發奎最終知道了南昌起義軍餘部在滇軍的情況。範石生只得將朱德部隊禮送出境,並贈送數萬元路費。

這時,局勢也發生了改變。桂軍正在和唐生智進行戰爭。在廣州,張發奎和桂軍的黃紹竑也在進行戰爭,在湘南地區形成了難得的實力真空。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桂系軍隊

湘南特委遂指示朱德率部策應湘南起義。朱德利用原第6軍營長鬍少海是宜章地主家庭出身的關係,在1928年1月中旬,以16軍第47師140團副團長的名義將部隊帶到宜章。當時正是新年,鄉紳正在設宴慶賀。朱德率軍進入宜章後,立刻將鄉紳一網打盡。

佔領宜章之後,朱德按上級以前給的番號,將部隊改稱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朱德任師長,陳毅為黨代表,王爾琢為參謀長。朱德迅速將周圍的起義部隊進行整編,並從修築粵漢鐵路的民工中,招收工人充實部隊。

三河壩分兵,林彪想另尋出路,陳毅:要走你們走,把槍留下

湘南起義

得知湘南起義的消息後,盤踞在粵北地區的蔣軍許克祥獨立第3師坐不住了。說起來,這個師和我軍有著血海深仇。這個師曾經在師長許克祥的指揮下,發動臭名昭著的“馬日事件”,大肆屠殺群眾。毛主席在馬日事件後感到極為震驚,從此堅定了掌握“槍桿子”的信念。

這時,許克祥帶著兩個團向宜章發起攻擊。所有的指戰員都摩拳擦掌,想與敵人一決雌雄。朱德卻選擇退出宜章,以運動戰擊垮蔣軍。許克祥見革命軍不戰而退,以為革命軍力小膽怯,更加肆無忌憚。朱德將部隊集中在梅田地區。當敵軍冒進深入之時,迅速發起突擊。許克祥的兩個團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消滅。朱德指揮部隊乘勢打擊獨立第3師殘部,消滅敵軍1000多人,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

經此一戰,革命軍順利地完成了從陣地戰向游擊戰、運動戰的轉變,以這一戰為轉折點,湘南起義走向高潮。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