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離不開閱讀,離不開觀察生活,離不開感受生活

寫作離不開閱讀,離不開觀察生活,離不開感受生活

我們知道,寫作和閱讀是不可分割。閱讀會豐富我們的經驗,豐富我們的人文內涵。寫作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當我們閱讀經典、名著時,我們的思想會與大家產生碰撞,當產生共鳴時,在不知不覺中,便會產生一致認同。漸漸地豐富了我們的人文精神。到底我們該怎麼做呢?大致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寫作,離不開閱讀,離不開觀察生活,離不開感受生活

第一,通過自身感官的觀察和實地調查獲取一手素材。

第二,做好作品的立意和選材。

第三,集中的主題和清晰地思路結構。

第四,確立文章的語言風格和自己創作的行文風格。

第五,在不斷的模仿中進行創新。

第六,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多多揣摩與反覆修改。

大致就是這麼一些創作的途徑。下面我們分為幾個專題來依次詳細講述。接下來我們進入詳細的創作思考的過程中去。

寫作,離不開閱讀,離不開觀察生活,離不開感受生活

首先,要做好第一手資料。

寫作離不開第一手資料。只有通過對周圍事物進行系統而周密的觀察,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這些素材是感性的素材。沒有經過處理,經過加工,經過思考的素材,只有經過細緻周密的觀察與體會,才能寫出深刻的東西,也就是誠心之作。創作的過程也是追求生命的過程,感悟真諦的過程。

魯迅先生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細細想來,這句話不無道理。自己文章的質量跟觀察的深淺是成正比的。甚至我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觀察的過程中付出的汗水,一點也不比寫作時灑下的汗水少。反之,如果觀察不細,不夠深刻,寫出的文章也會出現闡述不明、敘述不清的情況。一些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去取的第一手素材,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相,採寫到真實可靠的內容。

寫作,離不開閱讀,離不開觀察生活,離不開感受生活

其次,調查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如果對事物沒有了解清楚,心中沒有數,寫東西只能“胡言亂語”。我們寫作,應儘量全面的,精細的去觀察事物,去調查事物。做到由表及裡,由此及彼,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得出事物的規律和特徵。只有對事物進行深入分析,解釋其本質特徵,抓住可供寫的材料,分析越細,體會越多,寫作也就越逼真。

當然,這些工作受時間和環境限制和可能記錄的方式比較簡陋,因此,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是不可隨意加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認為有用的東西儘可能記錄下來,保存下來,調查清楚,做好記錄。培養自己的寫作習慣,或者說是創作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