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是不是全球的易理是一樣的?也就是,易經這一套理論,是不是在哪裡都是通行的?

答案:當然是一樣的,也是一樣的陰陽五行八卦理論。古人對此是這樣講的:易以天地準,廣大悉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這就好比物理學,你在哪裡使用都一樣。但不同的物理理論,會有不同的使用領域,超過一定領域,就不適合了,比如,微觀力學和宏觀力學就不一樣。這有個主次問題,強弱項反作用力和萬有引力誰為主導的問題,而不是萬有引力在微觀世界不適用。一樣實用的,只是這點力在微觀世界可以忽略不計。

易學也一樣,時空體系必須和當地的實際天文地理相符合才可以的。尤其是空間,空間是一個很重要的易學信息,使用相關易學技術的時候,必須把空間的不同考慮進去才行。

拿我們國家來說:

我們國家嚴格來說,就有5個時區。中國全境(大陸、港澳、臺灣)均採取北京時間(UTC+8),但在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作息時間和郵政通訊費用優惠分界點雖然用北京時間來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時,如中國電信的長途電話優惠時段,在新疆、西藏推遲兩小時走。而在新疆民間(特別是維吾爾族群眾中間),使用UTC+6的情況更為普遍。新疆電視臺蜀漢語頻道與少兒頻道使用北京時間,維語頻道與哈語頻道使用新疆時間。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全球的陰陽變化的問題。

上文我們探討了先天八卦圖的年、月、日爻象表示法,那個圖應該是示意圖,就是陰陽示意圖。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這排布規律的本質是什麼呢?當然是陰陽變化,那麼陰陽變化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太陽在每一年、每月,每一天的(日月)光照變化來排布的。

其實直觀理解是這樣的。我們看圖: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我們看,這就是太陽一天的變化:子時實際上太陽已經升起來啦!這怎麼理解呢?

我們知道地球是個橢圓球的,子時的話,太陽就在我們腳下,在哪裡呢?就是在和中國時差12小時的時區是西4區,西4區的國家(下圖的紫色區域)有:

加拿大東部的一部分,智利巴西,中部,玻利維亞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巴拉圭巴,巴多斯瓜。德羅普,馬提尼克,多米尼克,多米尼加,法屬圭亞那等,如圖: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我們這裡白天,共計有37個國家和地區也就是和我們陰陽(白天黑夜)之氣變化相反的國家和地區,這個做個瞭解。

這些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格陵蘭、加拿大、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法)、美利堅合眾國、百慕大群島(英)、墨西哥合眾國、危地馬拉共和國、伯里茲、薩爾瓦多共和國、洪都拉斯共和國、尼加拉瓜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巴哈馬國、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古巴共和國、開曼群島(英)、牙買加、海地共和國、多米尼加共和國、波多黎各自由邦(美)、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安圭拉(英)、安提瓜和巴布達、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多米尼克國、馬提尼克(法)、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中國橫跨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等五個地理時區。但現在統一用北京時間,但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真太陽時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而現在就更方便了,有很多手機軟件自帶真太陽時app,打開定位,自然就知道當地的時辰。

也就是講,我們國家和以上這些國家的陰陽氣理和時間的對應是反過來的。但變化規律是一樣的。都是白天陽氣逐漸上升,晚上陽氣逐漸下降。

陽氣怎麼上升?就如白魚那部分那麼上升,怎麼下降?就如黑魚那部分那麼下降。

好了,我們這下知道了,我們這邊地球在上升陽氣,以上哪些國家相當於在陰氣就在增加:越來越黑(看黑魚部分變化)。因為地球是個橢圓球的嘛。要講深一點的話:太陽子時開始逐漸從我們的腳下開始上升,經過6個小時到我們的腰部,再經過6各小時到我們頭頂啦!陽氣到頂了,然後再經過6個小時到酉時又下降到腰部了,再經過6各小時就又到我們腳底了。如此往復循環,無有始終,周流不息,亙古不變。這個變化情況如下圖: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這個陰陽變化示意圖,很清楚表達了人,地球太陽的陰陽位置變化而導致的陰陽變化關係,實際上是什麼關係?

有朋友告訴我,實際上陰陽就是溫度變化的問題。這就是老派易學的很多朋友的普遍認識。是不是隻有溫度關係呢?現在我們知道,肯定不是這一點關係,至少已知的有:萬有引力關係,光照關係,溫度關係。太陽在我們腳下和在頭頂,這種陰陽關係肯定不同。

1、萬有引力關係。

地球平均半徑6371.393千米,日地距離“近日點”時為14710萬千米,“遠日點”時為15210萬千米。根據萬有引力公式我們看看:F=G.M.m➗R.R,這一算出來,引力大小影響明顯不能忽略。

白天的頭頂引力大一點(本於天者親上,頭的本是天),夜晚是腳底引力大(本於地者親下)。

當然,您說人的身高相比於太陽地球的距離來說,簡直可以忽略,長度為0,但人體是一個極其精密的設備,可能精確到小數點後面10位在關鍵時候都有影響。比如,心臟病病人,你在海拔越高的地方,治癒率會越低,我沒有這方面地方數據,但一定是這個狀況。因為引力直接影響到的是氣壓,氣壓直接影響到的是空氣密度,空氣密度直接反映的是氧氣含量。這些因素您說可以忽略不計?

2、光照。

光照因素很容易混淆為溫度因素,實際上這二者有聯繫,也有區別。光照攜帶熱量,但和距離有關係,距離越遠,由此引起的溫度升高越小。

關鍵是太陽光線裡面有紫外線,紅外線,對地球生命的影響是很大的。白天紫外線強,夜晚幾乎沒有,紫外線弱。紫外線具有平衡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抑制陰盛的作用。也就是中醫講的邪氣(不全是細菌病毒)。紫外線屬金,宇宙射線屬金,主殺。

3、溫度。

這個我們都熟悉,不多講。

由此可見,白天(陽主事),夜晚(陰主事),陰陽變化,不單單是溫度關係,還有引力(月球引力直接影響潮汐,影響女性的月事),還有光的影響。

但是不是就只有三者的關係呢?顯然不是哈,宇宙這麼大,所有的星球都和地球有關係,我們前面講了,最有關係的是28星宿,金木水火土五星和太陽月亮(稱為七政)也有很大關係,這就是中國古代:上知天文的天文。這個留在以後講,我們先理解和太陽的關係就行。

前面我們是用的一天來看,用一年來看呢?也是一樣的哈。這個就要用24節氣來講,前兩篇文章我們拿歐美、南美地區和我們國家的節氣做了一個對比,差不多就是差三個月的關係。還有,地理屬性差別很大,得用到真太陽時和山川河流走勢和地勢來綜合判斷才行,這就比較複雜一些了。

學習易經總結(八):全球陰陽變化和12時辰、節令的關係

總之,不管是全球,還是我們國家,都要根據當地的時間和地勢特徵來看24節令的具體到來時間,比如赤道國家,人家根本就沒有冬至一說。在比如我們國家海南,就沒有冬至的明顯特徵,昆明,就沒有夏至的明顯特徵,都要根據總體氣候地勢特點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朋友留言講:易經的根源在天上,仰觀天象,俯查地理,才是真正學易之路,書上很多知識被人亂解讀,誤導太多。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我們如果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是完全可以修正古書的不足,從而離真理和真實越來越近,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哈。很多朋友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隨便去和現代的科學相結合,這完全是兩個體系的東西等等呱噪必定隨之而來。

祖宗之法不可變,祖宗之法不可信一樣有害,對於追求真理來說,他們都是絆腳石。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古今中外之學,皆可備之於我等,何必自設藩籬,何必裹足不前或赤腳裸奔呢?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萬物皆可被於我,被我而不據,萬物皆可為我用,我用而不有,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