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中国军人埋在日本陆军墓地,碑文上满是侮辱

由于战争等原因,目前中国还有很多士兵的埋骨异国。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中国士兵埋葬在日本墓地的故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以惨败收场。在这场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北洋水师战败后一部分遗物被日军作为战利品带回日本本土,时至今日仍有超过百件。除了北洋水师的遗物之外,还有十名水兵战俘死后分别下葬在:大阪真田山旧陆军墓地(刘汉中、西方诊、吕文凤、杨永宽、刘起得、李金福);广岛比治山陆军墓地(王殿清、张文盛、徐万得、郑贵)。

十位中国军人埋在日本陆军墓地,碑文上满是侮辱

大阪真田山旧陆军墓地离的北洋水师的墓地,这座墓地修建于1871年,埋葬着日本1945年之前战争中死亡的日军和民夫五千余人。2003年,中国在日本留学生杨海嘉最先发现墓地内葬有六名清军战俘,从而揭开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那么这六名清军战俘怎么就葬在这里呢?

据日本国内资料记载显示,真田山旧陆军墓地内共葬有六名清军官兵,这六人都是在双方交换战俘前因伤重或伤病而死在大阪陆军临时医院的,结果被就地葬在了这里。墓碑都是当地最普通的石头,有一米高,由于历经一百多年,墓碑的石头有的已经酥化了。

十位中国军人埋在日本陆军墓地,碑文上满是侮辱

真田山旧陆军墓地的清军墓地采用了与日军官兵完全相同的方尖碑样式,这是日本习俗中曾英勇作战的军人专用的墓碑。他们的墓与日军官兵的墓相互间杂,几乎难以分辨。但是即便如此,墓碑上的刻字还是能辨认,比如“清国 刘起得”、“清国 吕文凤”等。可是如果再仔细看,就会发现“清国”和人名字之间有字被抹去,其实抹去的是“俘虏”二字。那为何要抹去“俘虏”这两个侮辱刻字呢?

十位中国军人埋在日本陆军墓地,碑文上满是侮辱

这样发生在德国的一件事说起,二战爆发前日德关系融洽,当时德国驻日本领事馆要求将一战期间德国战俘墓碑上的“俘虏”侮辱性字样去掉。日军考虑到清军战俘墓碑上也有“俘虏”两个字,于是就也考虑将其抹去,但此事不了了之。

十位中国军人埋在日本陆军墓地,碑文上满是侮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特别随着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日本人担心这样侮辱性的字眼会影响中日关系,最终偷偷将其抹掉。百年前,这些清军只是普通的一名士兵,但是他们却依然视死如归,与日军血战。然而百年后,他们依然没能叶落归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