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地位在中國直線上升,已經成爲最期待的階層

古往今來,社會上一直把買賣人稱作商人,把做買賣這種行為稱為經商。最初,人們把販運貿易的叫“商”,坐售貨物的叫做“賈”,商賈不是一個概念。

商人的地位在中國直線上升,已經成為最期待的階層

武王伐紂後,商朝滅亡,留下來的商朝遺民,被稱為“商人”。在城市中,商朝遺民沒有政治地位也沒有土地,如何生存成為了燃眉之急。於是有些商朝遺民就去做買賣。買賣在當時,貴族不會去做,平民要種地,沒有時間去做。只有商朝遺民才有機會去做。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成為必不可少的活動,而且能夠賺錢,使生活富裕。慢慢地,就有一部分貴族也開始從事商業活動,之前從事商業活動的商朝遺民也開始脫離了“頑民”的概念,開始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人們也把從事這一行的人成為“商人”。

商人的地位在中國直線上升,已經成為最期待的階層

到了春秋時期,商人被列為四民之一,即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依然低下。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王權不斷加強,中國的商業一直被壓制,商人的地位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提高。歷史上有很多“富可敵國”的大商人,有些為富不仁,有些甚至危害國家安全。人們自古就認為商人“唯利是圖”、“無商不奸”。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在民間還受到歧視,商人的地位一直沒有提高。一方面是社會制度的原因,另一方面恐怕是商人唯利是圖的本性,導致被老百姓們所鄙視。

商人的地位在中國直線上升,已經成為最期待的階層

洋務運動後,商人的地位開始有了提升;而之後的辛亥革命本來就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所以商人才開始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改革開放後,商人幾乎不再受到任何百姓的鄙視,有些人甚至進入了我們的議會部門。今天的商業活動越來越頻繁,商人的身份開始受到崇拜,在這個全民皆商的時代,是好是壞需要時間去考證!

商人的地位在中國直線上升,已經成為最期待的階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