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師,幸福守護者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李瑞輝 王玉姣】當我們還在酣睡時,他們已經開始工作;當我們捂著鼻子遠離臭味時,他們卻在清掃著垃圾。他們就是環衛工作者,全年沒有休息日。10月26日是環衛工人節,請跟隨記者的腳步走近這群可敬可愛的環衛工人,走近他們的工作,並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和祝福。

垃圾清運車司機吳利華:

我臭點兒沒關係,希望城市越來越香”

工齡:7年 工作地點:淇濱區打柴巷、華夏北路等街道

每天5點半,大部分人還在睡覺,垃圾清運車司機吳利華卻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10月25日早上,記者見到了吳利華,他穿著乾淨的衣服,顯得非常精神,記者很難將他與垃圾和臭味聯繫在一起。

今年31歲的吳利華已經在垃圾清運車司機這個崗位上工作了7年,這也是他畢業以後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每天早上,吳利華都會準時駕駛垃圾清運車前往他負責的14個站點清運垃圾。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都要趕在人們上班之前把所有的垃圾清運到垃圾中轉站。保潔箱一滿就會影響市民扔垃圾,所以得快點兒運走。”吳利華說。為了不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吳利華幾乎沒有吃過早飯,有些垃圾量比較大的站點,他一天要跑好幾趟。

對於這項工作,吳利華說,他剛開始也很不適應,慢慢就習慣了。“一天換一身兒衣服,有時候回到家累得倒頭就睡。”吳利華笑著說,工作一天後,他身上很臭,孩子都不願意親近他。

“我臭點兒無所謂,希望這個城市越來越乾淨。”談起願望,吳利華說,他希望市民都能夠增強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一起維護整潔的環境。

垃圾中轉站管理員王志嬌:

既然幹了,就要把活兒幹好

工齡:2年

工作地點:淇濱區衡山路清華園垃圾中轉站

10月25日6點20分,45歲的王志嬌準時趕到淇濱區衡山路清華園垃圾中轉站,準備迎接一天的工作。

不一會兒,垃圾清運車便將垃圾運送過來了,王志嬌熟練地操作著壓縮垃圾的大型機器,並不時將漏到外面的垃圾清掃到垃圾池中。垃圾散發的臭味讓記者忍不住想吐,而王志嬌彷彿沒有聞到臭味,還在忙碌著。

“時間一長就習慣了。”王志嬌說,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送到垃圾中轉站的垃圾壓縮後,裝到往垃圾處理廠運送垃圾的大車上,同時保證垃圾中轉站整潔。王志嬌的工作看似簡單,記者幹了一會兒發現並不容易。為了保證地面乾淨,每輛垃圾清運車走後,王志嬌都要掃一遍地面。大車將壓縮好的垃圾拉走後,她還要用水槍把垃圾池沖洗一遍,有些垃圾粘在池子上衝不掉,她還要藉助梯子下到池子裡清理。

“現在好多了,夏天這裡的臭味更大,需要清掃的次數更多。”王志嬌說,工作雖然有些髒和累,但她覺得既然幹了,就應該把活兒幹好。看著垃圾中轉站乾乾淨淨的,她覺得很高興。

公廁管理員劉山金、鄭俊英夫婦:

夜裡12點之前沒睡過覺

工齡:8個月

工作地點:淇濱區之江遊園公廁

凌晨1點50分,公廁管理員劉山金被鬧鐘叫醒,因為負責的公廁24小時開放,他每天凌晨2點都要起床打掃衛生。

因為24小時開放的公廁需要夜間值班,由夫妻二人任一處公廁的管理員便於開展工作。今年2月,之江遊園公廁之前的管理員因忍受不了廁所的髒亂而辭職,劉山金和老伴兒鄭俊英便來此當了公廁管理員,4平方米的公廁管理間變成了他們的家。

每天5點,劉山金和老伴兒都會更換垃圾袋、洗便池、拖地、擦牆,6點才能幹完這些活兒。此後每隔半個小時,他們還得拖一遍地,夜裡12點沖洗完廁所才算結束一天的工作。

“剛開始幹了一個月,俺倆就不想幹了。”鄭俊英告訴記者,但一件讓人後怕的事改變了他們的想法。一天夜裡11點多,劉山金剛想躺一會兒,就聽到了女子的求救聲。原來,一名男子跑到了女廁所想非禮那名女子,劉山金拿起拖把大喊了一聲,把那名男子嚇跑了。“公廁管理員不光是打掃衛生,還能起到安保的作用呢!”劉山金說。

6點30分,記者準備離開時,劉山金又拿起了拖把,鄭俊英則開始擦洗水池。

道路清掃工牛改蓮:

大年初一

也要早起打掃路面

工齡:18年

工作地點:淇濱區黎陽路(大伾路至嵩山路段)

10月25日4點多,記者走到淇濱區大伾路與黎陽路交叉口附近,聽見了“唰唰”的掃地聲。原來,道路清掃工牛改蓮正在路燈下工作。她很有節奏地揮動著手中的掃帚,垃圾被掃走,露出了乾淨的路面。

按照作業規範,她首先把道路中間的垃圾掃到兩側,再把垃圾清理走。記者拿起掃帚與牛改蓮一起打掃路面,掃了不足50米就覺得胳膊痠痛,清掃的速度也慢了下來。牛改蓮告訴記者,現在落葉還不是太多,到了柳樹落葉的時候,她3點就得起床打掃路面,多年的工作經驗已使她練就了一雙快手。

“一般情況下,2個小時就可以結束戰鬥了。”牛改蓮說,遇上好天氣,6點就可以結束工作;遇到大風、雨雪天氣,就得打掃到七八點鐘。啥時候幹完活兒,牛改蓮啥時候回家吃飯。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從事環衛工作18年來,牛改蓮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就連大年初一也得上班,雨天還得去負責的區域看看是否有垃圾堵住下水道口。

當天6點,牛改蓮結束工作,騎著三輪車回去了。記者只體驗了短短半個小時就感覺非常累,牛改蓮的辛苦可想而知。

總值班:劉善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