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究竟損耗了多少精兵良將?

八王之亂究竟損耗了多少精兵良將?

西晉初年的分封制度是什麼樣的?

西晉立國之初吸取了漢朝皇族強藩尾大不掉和曹魏禁錮宗室導致天子孤立無援的教訓,選擇了一種折中的方法來鞏固自己的皇權。一方面大行封建,給各種司馬和功臣裂土封疆。另一方面,又設置了很多限制了他們的條款,如部隊數量,封國戶口等。讓這些藩國拱衛在天子周圍,又能讓天子輕易的控制他們,可謂是用心良苦。

當平定吳國之後,晉朝考慮到州刺史擁兵自重,容易不聽話。便將州郡(除去地處邊境的州郡)的武備統統去掉,一個郡僅留下了幾十人的治安團隊。這樣一來國家的武裝力量就完全分散在了大大小小的藩王公侯手中了,而且分得還很均勻。

這套政策如果有一個善於制衡之術的帝王坐鎮的話,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大的閃失的。可悲的是皇帝是個傻子,所以就有了八王之亂。司馬家的叔伯兄弟由於勢均力敵,拼得非常激烈,將最忠心於晉朝的武裝力量消耗在了長達十幾年的內鬥之中。

那麼,開始回答問題,八王之亂究竟損耗了多少精兵良將?

根據史料記載,在公元291年至公元306年之間可以考證的因戰爭死亡人數就達二十萬之多,此外很多地方並未詳細標明,如公元304年東海王越等討伐成都王穎和河間王顒的戰役,只記載了戰後的燒殺搶掠。鑑於這兩場戰爭不亞於前幾場的規模,估計戰死人數也在二十萬左右。所以在八王之亂中戰死的將士總人數應該在四十萬甚至更多。

八王之亂究竟損耗了多少精兵良將?

那麼這四十萬甚至更多的戰力對當時的晉朝國力又有多大影響呢?

根據《晉書.地理志》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

《晉書.武帝本紀》收其圖籍,得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三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制度應該是十人養一兵,那麼西晉平吳後天下有一千六百多萬人,也就是說可以動員起一百六十萬的部隊。八王之亂髮生在平吳後二十年,這期間社會安定,人口肯定有所增長,但也絕對不會超過兩千萬人口,也就是說八王之亂大幕開啟之前晉朝可以動員的部隊不超過兩百萬人。

不過,這兩百萬人是全國的部隊總數。根據史料各個州的戶口數記載,八王之亂的核心區域司、冀、青、並、幽、雍、徐、豫八州佔了全國人口的55%,那麼可以理解為北方八州的總動員兵力可達一百萬。

八王之亂究竟損耗了多少精兵良將?

這樣看來,八王之間的幾場大戰消耗掉了西晉北方國土上40%可作戰部隊,而這無疑是西晉戰鬥力最強的武裝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