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紀實:一枚特別的小胸徽

援藏工作紀實 | 宜賓援藏工作隊 李冬波

對於胸徽,我想大家並不陌生,我們一生中或許要佩戴無數個小小的胸徽,從少先隊員的隊徽、團員的團徽到黨員的黨徽……每一枚小小的徽章都象徵著一個不同的身份和不一樣的意義。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另外一枚很特別的小胸徽,在我們的一生中,有的人可能一輩也不曾擁有過,然後她卻悄悄的走進了我的生活……。

手接胸徽,肩挑重擔

時光如梭,自從參加援藏工作隊已經三個多月的時間了,來到藏區,從起初的各種不適應和不習慣,到現在各方面都已慢慢的進入了狀態。或許是通過對於我們這段時間的表現,贏得了所駐村鄉黨委書記的考驗和初步的認可。就在半個月前,鄉黨委書記專程從她辦公室抽屜裡拿出來一枚鮮紅的小徽章,交到我的手中,並囑咐我,平時一定要戴上,特別是工作的時候,而且一定要保護好不要弄丟了……!接過書記手中的徽章,聽了書記的一席話,我感覺到這枚小小徽章的意義深重。這到底是一枚什麼樣的徽章呢?我手中捧著徽章,小小的徽章彷彿佔據了我整個手掌,我仔細端詳著“她”!這枚胸徽其實跟其他的徽章沒有什麼特別的樣子和區別,也不是用什麼特別的材質做成的,她的形狀是圓形的,大紅色的底面,中間印著金黃色的黨徽標誌很是醒目,徽章邊緣還印著“四川省扶貧攻堅駐村工作組”金黃色字樣,緊緊圍繞在黨徽四周。


援藏工作紀實:一枚特別的小胸徽

也許從徽章的字樣上,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是一枚代表著什麼意義徽章了。“她”是我們所有扶貧攻堅駐村工作人員的一個身份標誌,看到這裡,我無比的興奮,作為一名企業職工,援藏工作以來,我終於有了自己一個全新的身份,我欣喜若狂連忙別在胸前,對著鏡子四番打量著自己的全身,透過明亮的鏡子,我看到自己佩戴上這枚徽章的樣子,忽然間,我被鏡子裡興奮的自己驚呆了,看著胸前的小徽章,雖然和佩戴其他的徽章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枚胸徽,她給予我們的不僅是一個身份的象徵,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一種警醒!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貧困人員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員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援藏工作紀實:一枚特別的小胸徽

能作為從宜賓選派到藏區幫扶脫貧的工作隊員,加入到全面最後脫貧攻堅的戰役中,我感到無比的自豪,這個身份不僅僅是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的身份,它的身後是要我們同全國各民族同胞一起堅決打贏全面脫貧攻堅這一戰,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作為脫貧攻堅最後一戰中的一員,組織把我們安排到最深度貧困的脫貧戰鬥一線,是組織對我們的信任。我一面身感著榮幸,一面又感到身上責任重大和擔子的沉重。

來到藏區村落,我看到藏區的同胞們,他們的生活條件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他們的經濟來源還需要進一步的創造條件,他們的思想觀念更需要全面的改變,他們的孩子還沒有全部進入明亮的教室,他們的一切離全面脫貧的標準都還有一定的距離……,雖然所有的脫貧攻堅前輩們一直都在不懈的努力著,但用總書記的一句話來講“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時間緊、任務重!簡短的幾個字,意味著責任重大、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組織精心選派我們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來到甘孜藏區,不是讓我們來欣賞這裡的大好風景,也不是讓我們來體驗生活,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協助當地的政府、村組,同他們一道為脫貧攻堅工作獻言獻策,共謀思路,讓國家的扶貧政策和項目真正的落地落實,讓老百姓真正的受益,充分的帶動老百姓一起致富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胸徽打開隔閡之窗

作為新一批的援藏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當我們踏上藏區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和其他的隊友心情一樣,都是帶著滿腔的激情,想立即開展工作。然而,想象總是與現實相違背,因為我們來藏區的時間還不是很長,起初村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是來做什麼的、來幹什麼的……,在他們的心中對我們到來,充滿著無數的疑慮和排斥,由於語言的障礙和得不到他們的信任,我無法與藏族老百姓進行交流,他們只與同行的藏族工作隊友進行交談,而我只能傻傻的聽著他們交談著我“聽不懂”的話題。無法讓我瞭解到我想了解的情況,更無從談起正常開展我的工作,我該怎麼辦?

正在我焦頭爛額的時候,還好有這枚徽章!他們中有的人認識漢字,發現了我胸前徽章上的標識,便激動地指著“她”對其他的藏族同胞說“他也是扶貧工作隊的!”,慢慢地,越來越多的村民知道了我的身份,明白我的來意。當他們得知我真實身份的那一刻,他們不再只跟藏族工作隊友交談,三三兩兩地圍著我,不停地跟我述說著他們的事情,雖然他們用藏語跟我對話,我不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但是看得出來,他們對脫貧致富的那種渴求和對我們工作組信任的表情。慢慢的我學會了運用一些交流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工作隊其他藏族同事的簡要翻譯,再加上與藏族同胞之間肢體和表情的交流,一段時間過後,我一點點熟悉了這裡的村情,民情,逐漸從基本情況的熟悉到同工作組的其他同事一起,全面開展易地搬遷、農民夜校、低保清理、貧困戶精準識別等一系列工作……,一件一件地解決著脫貧工作中的問題。短短的三個多月,我們的駐村扶貧工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正是有了這枚不起眼徽章,打開了我與藏族同胞之間的障礙和隔閡,讓我一點點獲得了他們的信任,讓我很快進入到了工作的狀態。

援藏工作紀實:一枚特別的小胸徽

援藏工作紀實:一枚特別的小胸徽

現在我胸前的這枚小小的“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徽章已經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她不僅僅是我在藏區工作身份的象徵,更時刻警醒著我的責任,我將伴隨著這枚小小的徽章堅決完成黨組織賦予我的光榮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