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玉門關位於敦煌縣城西北60公里的茫茫戈壁之上。現存城垣完整,總體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黃膠土版築,西北牆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過乘及郵驛之路。相傳當年著名的和闐玉正是經此輸入中原,故得名玉門關。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玉門關所以古今聞名,除了它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外,還和許多古代邊塞詩人的吟詠有關。盛唐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其一)即為其中最燴炙人口的傑作。唐代詩人王之渙的這首詩自古至今廣泛流傳,膾炙人口。詩中那悲壯蒼涼的 情緒強烈地感染著人們,引發起人們對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嚮往。

王之渙的《涼州詞》(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備註: 玉門關的來歷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聳立在敦煌城西北95公里處的一個沙石岡上。關城呈 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為黃膠土夯築,開西門與北門。城牆高達10米,上寬 3米,下寬5米,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 周沼澤遍佈,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 之情,油然而生。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玉門關與陽關同時設置,西漢時為玉門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後不久,絲路中 斷此關封閉。但自東漢建武至延光一百餘年中,絲綢之路又三通三絕。東漢時, 玉門關已改為玉門都尉所轄。兩晉南北朝以來戰爭頻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 益興盛,絲綢之路呈現出衰頹跡象。到隋唐之際,晉昌 (今瓜州縣) 到伊吾 (今 哈密市) 的大道暢通,玉門關遷至今安西縣雙塔堡附近,從此,舊玉門關就逐漸 衰敗了。關口湮沒,長城坍塌,路無人跡,終於淪為廢墟,成了“春風不度”的 荒漠寂野。

907年,斯坦因在關城北面不遠的一處廢墟中挖掘到很多漢簡,從簡的內容 才判定小方盤城為玉門關。1944年,我國考古學家夏鼐、閻文儒先生也在此地掘 得漢簡多枚,其中一簡文字清晰,墨書“酒泉玉門都尉”字樣。還有許多史書也 記載了玉門關的方位和大小,經考證後均與小方盤城相吻合。小方盤城是不是玉 門關?近年來,歷史考古專家對此提出質疑,見仁見智,各執一詞,但在未找到 確切的關城遺址之前,從目前發現的有關資料看,小方盤城就是玉門關的說法是 可信的。

春風不度情何堪!說說寫玉門關和陽關的那些邊塞古詩詞!

陽關

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甘肅邊塞和玉門關一樣牽動人心的是敦煌縣城西70公里的陽關。提起陽關,人們會立即想起盛唐詩人王維的千古絕唱《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先寫景,後抒情,情景交融。寫景時又以美好景物反襯離別的憂傷,收得“一倍增其哀樂”的藝術效果。這首詩感情十分真摯,是送別詩中極有影響的一首。“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李東陽《麓堂詩話》)此後,《陽關三疊》廣為傳頌,陽關亦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至於唐時“三疊”之法,至宋已眾說紛紜。今錄無名氏《大石調·陽關三疊》,以窺其一斑:

渭城朝雨浥輕塵,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縷,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翠色,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人生會少,富貴功名有定分。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舊遊如夢,只恐怕西出陽關,眼前無故人。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陽關,眼前無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