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改革開放40周年|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

上個世紀60年代,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鎮曲家洞子村的張在吉跟在父親張道立身後,學習民間偏方。等張在吉成為一名“赤腳醫生”時,為了能免費給更多的村民看病,還自建了土藥廠。他的二兒子張德慶成為張家第三代鄉醫,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方式。

临沂改革开放40周年|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吃飽、喝足,與老伴兒一起看著重孫子長大,在張在吉的心中,這就是幸福。

16歲跟著父親學習“土單驗方”

10月23日,在沂水縣院東頭鎮曲家洞子村,71歲的張在吉正在為一位慕名而來的燙傷者開藥,74歲的老伴馬堂興正在院子裡陪著1歲多的重孫子玩樂。

送走病人,張在吉開始和記者閒聊起來。“現在日子多好啊,作為一名赤腳醫生,退休了,國家還每個月給我發2000多塊錢,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張在吉說,2012年退休後,一直享受著國家的好待遇,自己非常知足。

說起做赤腳醫生的那個年代,張在吉回憶說,能走這條路,都是受到父親張道立的薰陶。在戰爭年代,父親張道立就是一名戰地衛生員,參加過解放沂水城、萊蕪戰役、兗州戰役等十幾次大大小小的戰鬥。那時的人得了病,根本無醫無藥:1937年本地黑熱病大流行,老百姓得病無人醫治,只好小病拖,大病等死。80口人的小村,一次就死了28口人,當時無村不帶孝,處處有哭聲……

等戰爭結束後,父親張道立回到家鄉參加了工作,繁忙的工作之餘,父親還常年免費為周圍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治病送藥。“1963年,我16歲的時候,就跟在父親身後學醫。”張在吉說。

後來,張在吉跟著父親張道立尋找一些治療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驗方。“只要聽說哪位鄉親家有驗方偏方,我父親就登門拜訪,虛心向對方學習。”這些,張在吉都看在眼裡,學在心裡。聽說一位老赤腳醫生在多年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方,張在吉就往返30多里登門求教。“我那時候一打聽到誰家有偏方,我就給人家寫信。”張在吉告訴記者,他還從沂南、莒縣等地學到了行之有效的燙傷散和接骨方。

在幾年的時間裡,張在吉共收集整理土單驗方150多個,經過反覆實踐選出效果較好的有30多個,廣泛應用於臨床,確實解決了一些久治不愈的比較頑固的疾病。

临沂改革开放40周年|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張在吉任赤腳醫生時的手稿被兒子張德慶完好地保存著。

23歲創辦全縣第一個村辦製藥廠

1965年,在村大隊文藝宣傳隊擔任隊長和團支部書記的張在吉,也會利用閒暇時,為村民免費看病開方。“我那時候還在山坡溝沿上開了2畝荒山地,種植藥材。”張在吉回憶說,1969年,當時的中草藥還很緊缺,他就想辦法解決藥源不足的問題。

“我們那時候種植了防風、大青葉、黃芩、草烏、半夏,茯苓等二十餘種中草藥,還自採了柴胡、雙花、元胡、連翹、墓頭回等中草藥一百餘種。”張在吉回憶說,為了採到本地稀有的連翹、龍膽草等中草藥,他還會到沂南、蒙陰的一些山地進行採挖。

1970年,23歲的張在吉再次提議,可以自力更生辦土藥廠。這在當時,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依靠黨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政策支持,在當地領導的支持,和中國人民解放軍146醫院的指導下,他創辦了全縣第一個村辦製藥廠、第一個村級合作醫療室。

那時的張在吉每天都在製藥廠、中藥培育基地、醫療室以及患者家中穿梭,很少有休息時間,有時大年夜還被人叫去出診,可是他卻從不嫌累。張在吉還動手做出了等子稱、搗罐和藥架,製出了複方桔梗糖漿、苦參散、複方墓頭回散、風溼止痛膏等三十多種針劑、二十多種片劑。

張在吉成功研製的複方墓頭回注射液,產量達到好幾萬支。“我們產的注射液,都供給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以及146醫院使用。”張在吉說,在醫科大學上學的孫子孫女在學校裡說起爺爺的這些經歷,連老師都不敢相信。

兒子放棄在縣城工作的機會,成為張家第三代鄉醫

上世紀90年代,二兒子張德慶如願考上了臨沂地區衛生學校,主攻西醫。學成後,他放棄了留縣城工作的機會,回村接下了父親張在吉的班,正式成為張家第三代鄉醫。

在祖父張道立和父親張在吉的悉心培養下,張德慶不僅傳承了治病方法,更傳承了鄉醫精神。多年來,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指導下,張德慶默默地擔負起周邊3個村、近2000名村民的健康,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張大夫”。

“爺爺和父親常常囑咐我,給人看病是個良心買賣,可別坑人,能讓人少花錢的就少花錢,治不了的別給耽誤了。”張德慶說,他從小看爺爺和父親免費給病人開藥方,就立志做一名有德、有志、有愛心、不坑人、不害人、不糊弄人的好鄉醫。

村衛生室作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神經末梢”,是離村民最近的看病場所。張德慶深知村級衛生室重要性,力求發揮好村級衛生室的作用。2016年,憑藉20多年服務於基層的醫學實踐經驗和造福患者的目的,張德慶確定完善了“全生命週期的十個精準”醫療方案。

張德慶說,他生在一個新時代,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服務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除了傳統的面對面會診,我還用‘微信一對一問診’法,為遠在千里之外打工就業的鄉親們看病。”張德慶告訴記者,他的微信裡有好友將近2000人,除了自己的家人,其餘的都是治療會診過的病人。

看著二兒子在行醫路上不斷創新、不斷尋找更加適合當下鄉村實際的醫療服務方式,張在吉很是欣慰。結婚49年了,如今71歲的張在吉還會在農忙時下地幹活,74歲的老伴馬堂興在家照顧重孫子,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平淡卻又滿足,這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文/魯南商報記者 王曉 片/魯南商報記者 褚菲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