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何 来界定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凡是不偏离中道思想的文化学说皆为正统文化反之为一端之学即非正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中道思想文化的特质是即能发现人性的弱点又能给出根治的方法的思想体系。如,孔子,道家,佛家。在这里特别强调孔子以后所谓的儒家思想完全偏离孔子的文化思想,无论孟子的人性本善与荀子的人性本恶都是一端之学,皆偏离孔子的中庸即中道思想。后世阳明心学的诞生才正确解读了,孔子,道家,佛家的文化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才是真正通过实修的产物。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一端之学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只知论述人性弱点确给予不了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非正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是没有实修的产物。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镜界,根本无法达到教化的真正作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朱熹的理学与阳明心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行即实修,理学是通过实修达到心学的必备基础即德蓄而道生。阳明的理即心是实修达到大彻大悟者的镜界来讲的。如同水能生鱼但鱼绝不能生水一样,心学里包含理学,但理学里绝包含不了心学。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才是心学的镜界。对于理事先后的问题如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无先无后。以先后论便失中道,成一端之学。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近代史以鲁迅为代表的民国先生无不道出那个时代的人文特质与弱点,尽管有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却开不出药方,论述多在理学打转而无法上升到心学的高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的 界定成为这个时代学术界最艰巨的问题,民众对文化的正确认知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对正确引导中国政治,教育,文化,经济,艺术,人文科学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界定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