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魔法師》:是梵谷,不是梵谷

《再見了,魔法師》:是梵高,不是梵高

《再見了,魔法師》(さよならソルシエ)

狀態:已完結

卷數:2卷

日本出版:小學館

臺灣出版:東立

提到梵高人們都會想到什麼呢,星空,向日葵,還有被他自己割掉的左耳和開槍自殺?

如果梵高的一生和這些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完全不一樣呢?

以下要說的這部只有2卷的歷史幻想題材漫畫《再見了,魔法師》,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關於梵高的似乎很合理的答案。雖然當初自己被安利的時候只聽到“講的是梵高和他弟弟”的部分就決定去看,不過還是稍稍介紹下。

《再見了,魔法師》:是梵高,不是梵高

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都是畫家文森特·梵高,對他的弟弟提奧·梵高記載寥寥:“提奧·梵高(1857年5月1日-1891年1月25日),是成功的藝術品商人,畫家梵高的弟弟。提奧從不間斷的經濟資助,讓哥哥能將自己全力奉獻於繪畫。在哥哥37歲逝世的數月之後,33歲的提奧也隨之過世。”《再見了,魔法師》中的魔法師,卻是這位隱藏在哥哥光環身後的弟弟。

19世紀末的巴黎,古皮爾商會的副店長、天才畫商提奧·梵高縱橫畫壇,頭腦精明,又很會造勢而為。他自稱要追求“嶄新的藝術”、“從內部瓦解體制才有意思”,由此公然支持為學院派所不齒的青年畫家們。這些畫家的作品與為取悅上流社會、保守又把控權威地位的學院派不同,內容多是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娼婦、老婦人、勞工等等下層人都是描繪的對象。

相對於弟弟提奧的肆意灑脫,哥哥梵高要溫吞的多,被賦予卓越繪畫才能的他甚至有點單純過頭。哥哥眼中的世界都是美的,普通人眼裡的美,普通人眼裡的苦難,都是“美麗”的事物,也只有繪畫成為他與世界交流的方式。

為哥哥梵高的畫作與其他青年畫家的作品辦展覽是提奧實施瓦解權威計劃裡的一部分。不管提奧是把哥哥當做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也好,還是一心想讓有天賦的哥哥留名歷史也好,都需要把哥哥這個生下來就沒有跟人生過氣與世無爭的人立在學院派老頑固們的對立面,換句話說是要讓一個絲毫沒有鬥志的人自願走進名利的鬥獸場。哥哥在提奧多番有意無意的刺激下確實也畫出了這樣的畫,然而悲劇都是人們知道的,梵高實際是在死後才留名歷史,哥哥的意外死亡讓提奧的計劃被全盤打亂,但成了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機會。

從另一種比較有意思的角度看的是梵高死後提奧的運作,如何讓一個生前默默無名只賣出去一幅畫的畫家被人們永遠記住,要說是一本大眾傳播入門課也可以。想引起普通大眾的關注,就要講好故事,就要製造代入感,還要找到一個可信的人出來背書——有畫家高更來證實梵高的“割耳”以及“精神失常”。以及故事如果能有個有衝擊力的悲情結局更好了,“1891年1月25日,提奧在梵高死後6個月也病逝了。1914年,提奧的遺體被葬在梵高墓之旁。在教堂四周的麥田裡,可以看見梵高兄弟兩人的墳墓,默默並排在大牆左側。”

作為天才畫商的提奧的一生也伴隨著哥哥梵高之死戛然而止。

之所以說這部作品讓人十分信服,大概就是看過之後留下的恍惚感,梵高真的是如今天我們所知的精神失常開槍自殺嗎?說不定我們現在瞭解的梵高就是一個自圓其說的故事呢?聯想到幾天前剛剛看到的高畑勳評價梵高死前兩個月的畫作《老葡萄園與農婦》時是這樣說的,“畫面中沒有瘋狂而令人不安的情緒,反而構圖穩定,充滿了置身自己熱愛的鄉間,心緒平靜、澄明的愉悅之情。”

嗯,歷史或許就是這樣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吧。

《再見了,魔法師》:是梵高,不是梵高

《さよならソルシエ》音樂劇版海報,左:提奧(良知真次),右:梵高(平野良)

《再見了,魔法師》從2012年10月號起在小學館的《月刊フラワーズ》上連載,到2013年10月號完結,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但是在《這本漫畫真厲害 2014!》女性篇的排位中拿到了第一。(個人特別喜歡的東村明子的《寫寫畫畫》都在它之後排第五,同年男性篇的第一是《暗殺教室》。)雖然至今仍然沒有動畫化的消息,不過音樂劇的版本倒是在今年年初已經上演。

《再見了,魔法師》:是梵高,不是梵高

穂積短篇集《式の前日》封面,小學館2012年發售

漫畫作者穂積出身於神奈川縣,目前出版的作品不算多。此前比較為人所知的作品是2010年出道作《婚禮前一天》(式の前日),拿到《月刊フラワーズ》的銀の花賞之後開始短篇連載,之後由6則短篇集結成冊出了單行本,又拿到不少獎。在《再見了,魔法師》後連載的和風奇幻漫畫《失物旅館》(うせもの宿)也已經完結。穂積出單行本也挺有意思,第一作1卷,第二作2卷,第三作《失物旅館》果不其然是3卷,不知未來是否還會按這個規律延續下去。正好是週末,如若對這位新近漫畫家產生興趣,趁著欠賬還不多,不妨現在就補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