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真的是由於《易經》的原因嗎?

近代科學為何沒有在中國出現,這是李約瑟之問。楊振寧曾說由於受《易經》的影響,中國人習慣使用歸納法,不善於推演,導致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這個真是主要原因嗎?

還有,楊振寧說,中國人沒有深入思考,看事情過於表面,任何東西都用陰陽八卦來解釋,這也是一個原因。舉個例子,現在如果科學上有了新的成果,有些人又會說《易經》上早就預言到了,或是說佛經上早就說過了,反正任何東西都用古代的理論或是佛經等來解釋,這是否也是不深入思考的表現?

首先 對於楊振寧說法反駁

楊說中國人習慣於歸納,不善於推演,根本就是不懂中國傳統文化。又說中國人沒有深入思考,看事情過於表面。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不管白人黑人還是我們黃種人,都有善於思考的,有急功急利做表面文章的。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對人類的貢獻不容抹殺。楊的話分明就是崇洋媚外本性流露。

然後再說易經與現代科學的關係

楊說對了的一點就是,我們中國人善於歸納總結。歸納總結是往往都是全面考量,整體思考。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全息的概念。所以易經歸納的是總領性的道理。而現代科學是細分了的不同學科,細分的學科研究的都是局部道理。細分的領域,可以說更精確,也可以說是很片面。這就像本科和專科的區別,還有當代的大學生有很多畢業之後甚至都不如技校畢業的學生專業。但是,你能就此來否定大學教育嗎?為什麼國家不砍掉所有大學,都辦成技校呢?

易經跟現代科學的關係就像瞎子摸象,以局部來衡量整體肯定能找到吻合的部分,但不會完全吻合。比如大象的尾巴像繩子,你能說其它不像繩子的部位就不是大象嗎?

然後再從發展觀的角度說說現代科技新成果與易經的事兒!易經成書不易一天為之,而是我國古代人千百年來智慧的總結歸納,以及後續的發展補充。易經是一個綱領性的全息系統。所以,如果給現代科技新成果追蹤溯源,肯定能找到相應的解釋。當然少數人片面的把現代科技成果都歸功於易經,自然是一種文化自負。可是,也不能就此就否定易經中存在的合理成分。

第三 易經是如何被玄化扭曲的

易經本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反映了人類對物質世界千變萬化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易經和奇門遁甲的預測原理挺簡單,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用神和格局,把這五個維度展開來就是語文老師講的敘事六要素:天時就是時間,地利就是地點,人和就是人物,用神就是事件結果,格局就是分析起因和過程。

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真的是由於《易經》的原因嗎?

晦明更迭,寒暑交替稱之變;此長彼消,物之漸生謂之化。

明白變化就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發揮人力無法實現的能量。

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真的是由於《易經》的原因嗎?

比如大禹治水,利用季節變化,在旱季挖溝開渠疏通河道,終於治服了江淮水患。本來大禹給人們講的是,“五至七月,因為氣候變化,淮河流域洪水氾濫,水患厲害”。老百姓不懂,聽成了無支祁是個猴,洪水氾濫都是因為它。現在被禹王給制服了。禹王號召大家打井挖河,就是為了鎮壓封印這個妖怪。怪力亂神就這樣產生了!越傳越神,以至於後來影響到中國和日本的水怪都沿襲猴形。

原本是智慧的力量,被老百姓傳的神了,領導者也正好順勢坐上神壇,因為他們發現矇昧的老百姓更好領導。後來的統治者就乾脆直接造神,用奴化教育替代智慧教育,因為你把他教的跟你一樣聰明之後,他就不聽話了!能力大,後浪就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所以統治者巴不得老百姓都不懂,甚至玩手段,玩套路。商君書上說,一民,愚民,疲民,弱民,統治者才安穩。實際操作中,卻造成上層統治階級越來越脫離大眾,最後陷入孤立,統治力量也消耗殆盡。形成了朝代更迭的死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