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真的是由于《易经》的原因吗?

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出现,这是李约瑟之问。杨振宁曾说由于受《易经》的影响,中国人习惯使用归纳法,不善于推演,导致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这个真是主要原因吗?

还有,杨振宁说,中国人没有深入思考,看事情过于表面,任何东西都用阴阳八卦来解释,这也是一个原因。举个例子,现在如果科学上有了新的成果,有些人又会说《易经》上早就预言到了,或是说佛经上早就说过了,反正任何东西都用古代的理论或是佛经等来解释,这是否也是不深入思考的表现?

首先 对于杨振宁说法反驳

杨说中国人习惯于归纳,不善于推演,根本就是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又说中国人没有深入思考,看事情过于表面。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白人黑人还是我们黄种人,都有善于思考的,有急功急利做表面文章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对人类的贡献不容抹杀。杨的话分明就是崇洋媚外本性流露。

然后再说易经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杨说对了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善于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往往都是全面考量,整体思考。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全息的概念。所以易经归纳的是总领性的道理。而现代科学是细分了的不同学科,细分的学科研究的都是局部道理。细分的领域,可以说更精确,也可以说是很片面。这就像本科和专科的区别,还有当代的大学生有很多毕业之后甚至都不如技校毕业的学生专业。但是,你能就此来否定大学教育吗?为什么国家不砍掉所有大学,都办成技校呢?

易经跟现代科学的关系就像瞎子摸象,以局部来衡量整体肯定能找到吻合的部分,但不会完全吻合。比如大象的尾巴像绳子,你能说其它不像绳子的部位就不是大象吗?

然后再从发展观的角度说说现代科技新成果与易经的事儿!易经成书不易一天为之,而是我国古代人千百年来智慧的总结归纳,以及后续的发展补充。易经是一个纲领性的全息系统。所以,如果给现代科技新成果追踪溯源,肯定能找到相应的解释。当然少数人片面的把现代科技成果都归功于易经,自然是一种文化自负。可是,也不能就此就否定易经中存在的合理成分。

第三 易经是如何被玄化扭曲的

易经本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千变万化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易经和奇门遁甲的预测原理挺简单,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用神和格局,把这五个维度展开来就是语文老师讲的叙事六要素:天时就是时间,地利就是地点,人和就是人物,用神就是事件结果,格局就是分析起因和过程。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真的是由于《易经》的原因吗?

晦明更迭,寒暑交替称之变;此长彼消,物之渐生谓之化。

明白变化就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挥人力无法实现的能量。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出现,真的是由于《易经》的原因吗?

比如大禹治水,利用季节变化,在旱季挖沟开渠疏通河道,终于治服了江淮水患。本来大禹给人们讲的是,“五至七月,因为气候变化,淮河流域洪水泛滥,水患厉害”。老百姓不懂,听成了无支祁是个猴,洪水泛滥都是因为它。现在被禹王给制服了。禹王号召大家打井挖河,就是为了镇压封印这个妖怪。怪力乱神就这样产生了!越传越神,以至于后来影响到中国和日本的水怪都沿袭猴形。

原本是智慧的力量,被老百姓传的神了,领导者也正好顺势坐上神坛,因为他们发现蒙昧的老百姓更好领导。后来的统治者就干脆直接造神,用奴化教育替代智慧教育,因为你把他教的跟你一样聪明之后,他就不听话了!能力大,后浪就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统治者巴不得老百姓都不懂,甚至玩手段,玩套路。商君书上说,一民,愚民,疲民,弱民,统治者才安稳。实际操作中,却造成上层统治阶级越来越脱离大众,最后陷入孤立,统治力量也消耗殆尽。形成了朝代更迭的死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