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人在外心在家,为了抗日打天下,夫妻老母难见面,要等何时才团圆?”这是中国远征军郑发平生前写下的一首诗。他殉国后,被同乡战友埋葬在了云南保山施甸县由旺镇文笔山。70年来,英雄的坟墓一直由当地一位老农董接林守护,直到2017年7月7日,终于等到了后人的到来。

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董接林是大理人,13岁那年到施甸寻亲,之后就留在了由旺镇。抗战胜利后的某一天,董接林去邻居家玩耍,无意间看见了郑发平烈士用火炭在墙壁上写下的诗句(本文开头诗句),深受触动,通过打听找到了郑发平的坟墓,后来就开始为这位烈士守墓。

时间回溯到70多年前,郑发平是陕西华县人,是渭南兆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国破家亡的屈辱时代,毅然投笔从戎,后来加入了远征军。1938年,郑发平参军那一年,女儿郑冬香才8个月大,嗷嗷待哺,没想到父女再次重逢,女儿已经79岁高龄,而父亲只是一堆黄土。

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进攻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战争打得尤为惨烈,历史4个月,远征军以战死8000多人的代价攻下了固守在松山的1400名日寇。松山是位于怒江西岸的险峰,日军用一年时间在山上修建极为复杂的工事,各个高地都修建了地堡群,地堡内部相互通连,地堡内能通过战车。地堡群修建完后,日军曾模拟用飞机和火炮进行轰炸,可见其坚固无摧。

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此时,远征军71军87师战地医院建在施甸县由旺镇,由于战争异常惨烈,许多远征军战士不治身亡埋在这片土地。1944年7月15日,郑发平奉命去一线抢救伤员,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战友们拼死将他救下送回后方医院,然而由于郑发平军医伤势过重不幸殉国,年仅28岁。

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郑发平牺牲后,同乡的战友赵伯刚等人将他埋在了文笔山一块玉米地里,随后战友们继续奔赴了战场。后来,董接林发现了郑发平的坟墓,就一直默默为他守墓。2017年6月,当地的志愿者在网络上帮助远征军阵亡将士寻找后人,很快就有了回应。7月7日,郑冬香一家人赶到由旺镇见到了90岁的守墓人董接林,郑家人为表示感激之情,全家人一一向董接林老人跪谢。随后,郑冬香一家人去祭拜郑军医的坟墓,一家人磕头痛哭,围观者无不泪洒当场。

默默为远征军烈士守墓70年,90岁老人终于等来英雄的后人

郑冬香老人问董接林老人为何素不相识还要为父亲守墓,董接林老人说“他是抗日英雄,我们对远道而来的抗战老兵都很敬重!”

郑发平父女再重逢,已经是79年后,女儿已白发苍苍,父亲已化为黄土,而90岁高龄的董接林老人已经整整守墓了70年,令人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